Chapter 8-3(3 / 3)

“亦梅,已經天亮了,你歇會兒。”我爸攙扶著陳亦梅坐下,但她還是固執得不肯坐。

我擔心她撐太久精神崩潰,就像弦繃緊了總是怕它會斷一樣,連忙放下手中的資料走到她身邊:“媽,真相肯定會查到的,你要相信你自己。”

“再查查,裏麵一定會有。”陳亦梅還在喃喃。

一直到中午,我終於有了發現。在人事部電腦上一個隱藏的文件夾裏,找到了一份word文檔。這份文檔之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因為這份文檔裏隻囊括了100多個員工的身份信息,卻用了10多種顏色進行標記,加之它是個隱藏文件,就更是引起了我的疑惑。更讓我有些費解的是,這份明明叫“員工入職表”的文檔裏,卻沒有員工的入職時間和工號,隻有身份證號碼和地址。對於現在的我們,任何一點點蹊蹺的發現都會讓人興奮,我到財務室大喊著:“編號為310的電腦是什麼部門在用?”

“310?”陳亦梅激動地說,“人事部那兒有資料,每個編號對應的員工名字。怎麼?有發現了?”

陳亦梅剛說完,其中一個審計也提高聲音:“陳總,有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審計指著的賬目:“發現什麼了?”

“陳總,去年和今年,貴公司有沒有大批量員工降薪?”

陳亦梅搖搖頭,肯定地說:“沒有。”

“那你看啊,這是去年提交到銀行的工資表複印件存檔資料,但是上麵的員工增加了100多號人,工資整體卻沒有任何增加。我剛才細細對比翻看了這100多人的工資,每月都是1200元。”

“1200元?怎麼可能。”陳亦梅咽了下口水,緊張地說,“我們公司就連櫃台上的售貨員基本工資都是2000元,怎麼也不可能有1200元的工資。”

“對,這就是問題所在。這100多個員工,從去年下半年到上個月,出現在工資表上的工資金額都是這麼多。”

“你的意思是,用員工工資套現?”陳亦梅問。

“套現的可能性不大,就這麼點兒錢,他們不至於用100多個員工的身份信息套。就算是套現,也不可能才這麼點兒。”

審計說得在理,這點兒工資一月加起來才10多萬,如果是套現的話,張厚年不可能隻做這麼一點兒。聯想到剛才在電腦上發現的員工信息,我從審計手裏拿過工資單:“大姐,你跟我上樓去查查吧,這100多個員工我剛才應該在電腦上找到過檔案。”

“我也去。”陳亦梅跟著我們過來。

然後審計繼續留在財務室,張欣和陳亦梅跟我上樓到310電腦上查,拿著剛才的工資單比對電腦上的信息。這一比對,簡直就是重大發現,310電腦上麵的員工名單,和工資單上的名單完全吻合。就在我們疑惑不解這個情況的時候,白禾禾在216電腦,又發現了新的信息:“柯安,你快來看。”

我們連忙轉身去她那邊圍到一起,她電腦裏是一份擔保函的樣本,“我沒記錯的話,這間辦公室都是人事部的吧?怎麼會有擔保函?”

都是連續熬夜,思維都已經有些混沌,大家一時也弄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先把這些有疑惑的資料放到一邊,再繼續查找,看看還有沒有新的發現。到下午6點多,審計那邊的工作已經全部做完,除了工資表之外,沒有其他新的發現,張欣覺得人家忙了一天一夜也累,就讓他們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情我們自己再來查。

審計離開後,我們隨意躺在各個辦公室的沙發上,休息到了晚上12點多,又繼續起來查找。到星期天中午,所有查出來的可疑點彙總到一起,除了工資表和員工表格之外,也找到了這100多個員工的入職資料,還有社保醫保的記錄,表麵看起來,他們和CC集團普通員工一樣。另外我爸還在人事部經理辦公室發現了一張A市本地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和一家貸款服務公司的名片,白禾禾在管理簽章的行政辦公室那兒,從法人章的出借記錄上,找到了多次財務去銀行辦理業務的出借記錄。但核對財務上和銀行的往來明細,在當天並沒有需要在銀行用簽章的地方。

如果這些都是痕跡,毋庸置疑都應該和張厚年有關係。目前從查到有問題的人來看,應該牽扯到了人事總監和總監。我問陳亦梅:“媽,上次聽大姐說財務總監要辭職,那人事部這邊兒呢?”

“人事總監在上個月就已經離職了,她老公常年在國外,據說是要帶著孩子去定居。”陳亦梅目光空洞地盯著遠方,“我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

“什麼?人事經理已經辭了?那現在是誰?”

“以前的副總監升上來的。”

“亦梅啊,你們公司有沒有向銀行申請過貸款?”我爸在旁邊忽然問了句。

“沒有,從來沒有向銀行貸過款。”

“哦。”我爸問完這句,又靜下來獨自抽著煙。

陳亦梅還是像打了雞血似的精神:“要不我們先查查這些人的身份信息吧?”

“我又仔細看了看,這些人的身份證地址,幾乎都是偏遠山區。你說要彙總這麼多偏遠山區人的身份信息,到底是幹什麼用?”

“會不會是貸款?”白禾禾插話道。

我們同時問:“貸款?”

“前段時間有業務員來我門店發傳單,說他們公司可以幫普通公司職員貸款。隻要你公司的信譽良好,有償還能力,並且願意為你提供擔保,都可以貸到10萬至100萬不等的置業基金。”

陳亦梅費解:“置業基金?”

A市近兩年房地產蕭條,有關部門為了鼓勵大家踴躍買房,好像就有這麼一項政策。隻要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滿足條件的都可以貸,用於普通員工在A市安家立業。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白禾禾的意思:“該不會是這一百來號人身上都背了貸款吧?”

大家的腦子都已經有點兒鈍了,被我這麼一點,所有人才回過神來,我爸當時就驚得跳了起來:“100多人都背貸款?按每人50萬元算,那也是5000多萬了啊!”

陳亦梅聽完這話,額頭直冒虛汗,呼吸變得越來越快:“要是這100多個人每人都貸100萬元以上,那豈不是會有1個多億?CC集團的固定資產不過也才一個多億啊!”

截至此時,我們總算明白了張厚年不露聲色地在做些什麼。一個公司一旦被銀行查封,那麼就算你運行再正常也會受到影響,張厚年不敢整個吞下CC集團,但吞下這1個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加上他這些年做項目吸納的錢,還有北京分公司,一旦成功也算是家產頗豐了。

我們把找出來的資料都複印了一份,商量好下一步得先控製人事總監和財務總監,還有這100多個人到底有沒有在公司上過班,公司發出去的這筆錢到底有沒有收到,這些都是需要去核實的。因為這100多個人幾乎都是偏遠山區的農民,從年齡上看也多是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按理說應該不具備貸款條件才對。

而雷希和張厚年那邊也不容小視,目前唯一能多少插話進去的人隻有歐陽蘭蘭。我們幾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了歐陽蘭蘭身上,如果她能按照曾子諾的計劃進行,那麼在我們找到這些實質性的證據後,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簡單。

我們大致把後麵的事情分了下工,張欣負責去招人,安排監控人事和財務總監,另外安排找到這100多個人。我爸在這100多個人的身份證地址裏隨便挑選幾個地方去走走,看能不能摸到什麼情況。而我周一要上班就先暫時不參與這件事,要是請假多了,從陳姍姍那兒傳給雷希知道了,反而會引起懷疑。

大家商量好之後,張欣開車帶著陳亦梅回去,我和我爸幾乎是躺在沙發上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把我爸送去了機場之後,我就直接去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