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夢》12改革致富【中】
鄧小平究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什麼?他改變了13億人的生活和命運。
20世紀的中國,始終貫穿著獨立、富強、民主、統一的發展主題。
“鄧小平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領導的改革開放,在民族獨立的基礎上,把中國的富強、民主、統一變成了生動的現實”。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從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入手,發動領導了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帶領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衝破“兩個凡是”的束縛,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摒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此後,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社會發展最鮮明的特點。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改革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中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曆史轉折。在這一進程中,鄧小平以敏銳的思想完成了對改革開放的總體設計,初步回答了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基本國情、目標、任務、步驟、布局、方法、原則等基本問題,規劃了改革開放前進的科學軌道:
對時代特征做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的新判斷,及時調整外交政策,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對基本國情作出新概括,提出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新論斷,要求改革開放的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
製定“三步走”經濟發展戰略,繪製了中華民族百年圖強的宏偉藍圖;
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要求改革開放要抓住機遇,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為確立改革開放目標模式提供正確的理論依據。要求解決好社會主義製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問題;
提出“三個有利於”作為判斷改革開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提倡“不爭論”原則,鼓勵改革開放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提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要求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全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改革開放必須遵循的目標和原則;
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30多年後,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總體上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1978年領導中國改革開放時,鄧小平已經74歲,從74歲到93歲,他用了20年的時間帶領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改變了13億人的生活和命運。
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麵貌,標誌性的A股市場發展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股市發展也有近30年了,已經有3100多家上市公司,近60萬億的市場規模,中國股市是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領導人的決策、關愛下成長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鄧小平與中國股市的淵源,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要數他贈給美國紐交所董事長股票的趣聞。
1986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舉辦了一次高規格的金融研討會,20多位身著西裝的美國證券界大佬,向200多個穿中山裝的中國銀行業和金融官員,講解難以理解的西方股市基礎知識。就在那時,時任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的範爾霖在接受鄧小平會見時,送了他一張紐交所的證章和證券樣,鄧小平則將一張麵值50元的飛樂音響的股票回贈給客人。鄧小平告訴範爾霖,他目前是飛樂公司惟一的外國股東。範爾霖拿到股票後非常興奮,馬上親自到證券業務部辦理了過戶手續。
那時,中國股市剛剛起步。在上海開設的全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上,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是僅有的兩隻交易股票。沒有電腦,沒有行情顯示屏,成交價由客戶口頭協商,然後寫在黑板上,每天的平均交易量隻有數十筆。
鄧小平的這一舉動無疑給了繈褓中的中國股市莫大的鼓勵,國際社會甚至因此而發出了“中國與股市握手”的驚呼。
這張首次走出國門的股票,俗稱“小飛樂”,是1984年由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隻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
同一年,在鄧小平的主持下,中共中央頒布了《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其中提到“全民所有製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絕不應以限製和排斥其他經濟形勢和經營方式的發展為條件……堅持多種經濟形勢和經營方式的共同發展,是我們長期的方針……”在當時“談資色變”的年代,股份製被視為資本主義的洪水猛獸,鄧小平的一席話實際上為股份製試點創造了重要條件。
1986年,鄧小平又提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同一年,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在上海誕生。當時公開交易的股票隻有兩支,成交價經口頭協商後寫在黑板上,通過櫃台進行買賣。1987年,鄧小平主持召開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指出,“改革中出現的股份製形式,包括國際安控股和部門、地區、企業間參股以及個人入股,是社會主義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方式,可以繼續試行”,支持股份製試點的態度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