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作品相關(1 / 3)

1.《學校來個傻大兵》主題歌

【歌詞】

學校來個傻大兵,

他又傻來他又愣。

見錢不眼開,

見色不心動,

有權不濫用,

危難時刻向前衝!

多麼傻的一個傻大兵,

多麼愣的一個愣頭青!

傻大兵,傻大兵,

都說好鐵不打釘,

都說好男不當兵,

你咋就成了傻大兵?

傻大兵,傻大兵,

脫了軍裝還犯傻,

上了講台還發愣,

莫非你真不知孰輕重?

學校來個傻大兵,

他不傻來他不愣。

他是一陣雨,

他是一陣風,

他有一顆赤子心,

他有一個大夢!

學生就愛這個傻大兵,

學生偏認這個愣頭青。

傻大兵,傻大兵,

好鐵一定要打釘,

好男一定要當兵,

誰說你是傻大兵?!

傻大兵,傻大兵,

脫了軍裝還是兵,

上了講台還像兵,

心中日月自由天平稱!

2.我為何寫“人民教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誇美紐斯。

在當代中國,人民教師有一個龐大的群體。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除了張藝謀拍攝的《一個都不能少》之外(其實,該電影隻是揭露中國落後麵貌,並沒有正麵謳歌人民教師),沒有一部是真正謳歌人民教師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

為了讓“科教興國”和“尊師重教”不再成為一句空話,筆者今天就是要站出來鬥膽填補這個空白!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人民教師”在當代中國的最真實寫照。

為教育而鼓,為教師而歌!為農村教育而鼓,為農村教師而歌!——這就是長篇《學校來個傻大兵》的不竭動力源泉!

3.王寶強為何不適合演“傻大兵”

細心的網友一定會發現,筆者在《學校來個傻大兵》的簡介裏提到,“傻大兵”有個奢望:如果拍成電視劇,最好是《士兵突擊》的導演康洪雷來導,許三多的班長“張譯”來演“傻大兵”,然後精彩亮劍CCTV。

也許網友會問:為何不是許三多的扮演者“王寶強”來演“傻大兵”,而是史今的扮演者“張譯”? 再說,“王寶強”無論是在形色還是演技都“傻”的夠嗆,他才是演“傻大兵”的最佳人選呀!

筆者認為,王寶強給人的感覺“太傻”——他的“傻”是有生以來的、是純天然的“傻”!在《天下無賊》裏,王寶強“天下無賊”的“傻”理念可見一斑;在《士兵突擊》裏,王寶強的“傻”勁頭更是一覽無餘。《士兵突擊》講述了一個“木呆呆”的農村娃如何成長為“兵王”的故事。懵懵懂懂的他到處出洋相,鬧笑話。不過,在他的“傻瓜力量大”的精神下,周圍一個又一個人被他打動了,包括一心想將他作退兵處理的連長。

許三多的成長曆程經曆了“從屁孩到孬兵、從孬兵到好兵、從好兵到一個成熟的人”的幾個階段。劇中,王寶強的“傻”完全寫在臉上,正如老實巴交的老農民一樣,無論怎麼打扮,無論穿什麼衣服,他的“傻”總是時刻掛在臉上、映在眼裏、印在心裏、乃至骨頭裏都透著“傻氣”。即使在《士兵突擊》裏,“王寶強”後來最終成功“突擊”了,但他那憨態可掬的“傻樣”和“傻勁”,在觀眾的心目中不僅抹不掉,更是揮之不去。正因為如此,他在《天下無賊》成功的塑造了“傻根”,在《士兵突擊》裏,成功塑造了“許三多”。總之,王寶強的“傻”是不用演就完全可以完全達到“傻”的最高境界。

《學校來個傻大兵》所需要的“傻大兵”的效果是,這個“傻大兵”首先應該是一個標準的軍人形象,他的“傻”不是裸露在外麵的,而是因為他做了一些所謂“傻事”(也許是傻事),從而被人們誤認為是“傻大兵”。為此,筆者想從婦孺皆知的《士兵突擊》裏尋找這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