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問題探究。
關於曆史的教材問題探究,我發現曆史教材中存在的以下幾點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①關於在教材課本上的使用問題。
現在高中的曆史課本,總是會分必修和選修,但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學生選修的課本上,國內所有的學校不可能一定按照省教育廳的教學指導意見開課,絕對是會有個別的學校實施他們自己的方法來進行教書;所以我建議讓學生選修的曆史課本一定要統一,不能像有的學校開選修1,2,3的,有的學校開選修1,2的,甚至還有的學校隻開選修1供學生選擇。
②關於教師在使用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1)在中學生步入高中的時候,他們對初中時期所學的曆史要點以及曆史事件、時間那些知識點估計全都忘得一幹二淨,因此高中老師在使用教材這一方麵就變得十分的重要,不能采用枯燥無味的方式上課,這樣學生學起來會十分吃力,教師給予教學也有一定的困難;必須抓住教材上的要點、知識點進行講解,有時可以適當地開一個玩笑或者講一個有趣的曆史故事,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總體結合起來,整個的課堂效率就會提高許多。
(2)有許多老師認為新教材必修模塊的課本編寫得十分簡略,教材上的內容少且沒有多少重點字詞句可以講解,其實新教材裏麵的文字知識點是許多的,隻是教師們沒有認真去發現並鑽研,這也是教師在使用教材中存在的一大問題,甚至有的教師還不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不知該如何像學生講解這些知識背景,這樣學生就算理解能力很強,最後也隻會落下病根;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抓住教材中的要點,盡力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意思以及知識背景,不僅要背,還要學會理解,這樣子學生考試的時候才不會一臉茫然。
(3)學校在設備上的問題也有待改進,顯示屏上的畫質不太清晰,導致有些近視的同學看不清,自然也不知道老師所要講解的知識點是什麼,還有就是在上課時電腦並沒有網線連不上網這種情況,老師還要專門在上課時去鼓搗這些東西,這無疑是浪費上課的寶貴時間,這大多因素直接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聽課效率,更無法發揮出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我建議學校應該提升設備技術,提高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③新教材在課程質量,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是一項教材問題。
這幾大變化有可能會使以往使用舊教材的教師跟不上新教材的變化,從而不知該如何使用新教材,使教學的方式混亂,讓學生產生錯誤的思維方式;現今高中曆史以“專題”的形式,將古今中外的曆史編成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三個必修和數個選修教材,學生必須係統地把握某一專題的曆史知識,將它建立在熟練掌握初中曆史知識之上,在實際的學習中也將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
二、地方史。
地方史是指在某個特定區域的曆史記錄,研究的是區域發展,學科屬於曆史學,領域是在人文曆史。關於地方史,我現在將討論在曆史教學中如何正確地運用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