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此時大明水師戰力幾何(2 / 2)

說來也巧,同樣早就得到大明皇帝崇禎向各地發出勤王詔令情報的滿清韃子,雖然在陸地上的野戰,早已不把大明官軍放在眼裏,但是對於水麵上的戰鬥,上至攝政王多爾袞下至各路入關的八旗親王、貝子貝勒們,還是很清楚他們在水戰上的短板。

尤其是對於稱霸南海,甚至連諸多西洋戰船都不放在眼裏的福建鄭氏,還是十分的心存忌憚的。

也因此,他們將幾乎一大半的探馬偵騎全部力量,都用在了防範來自海上方向的威脅。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他們原本就十分可憐的水師力量,加上從登萊半島奪取的原大明水師的幾支殘缺艦隊,也混編到沿環渤海一帶的大片海域,並將此作為他們抵禦來自鄭芝龍或者大明剩餘水師從海上對他們的突擊和偷襲。

而事實上,因為史可法的影響,江南水師的確倒是聞令而動,將整個江南水師幾乎傾巢而出,這其中駱維揚的這支小編隊,就是前往集結中的一支。

所以,做了一番精心布置的多爾袞,還真就在戰略上猜到了這一點。當江南水師沿著海岸線一路東進,在太倉進行了一番短暫集結編組後,盡管沒有等到期盼中的鄭氏水師的加入,但還是毅然起錨向渤海灣一路殺去。

途中,沿途幾處還算忠君愛國的巡撫,雖然沒有派兵直接從陸上往京畿重地方向蝟集勤王,但還是在大明江南水師整軍出發前,就已經紛紛承諾,或多或少都會集結一些兵力,通過水路集結勤王。

為此,江南水師也是在征調了幾乎所有的戰船之外,更多的還帶上了大大小小的民間船隻作為運兵之用。

就這樣,當大明水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到滿清韃子重兵布控的環渤海灣海域時,與早已等候在那裏的韃子混編水師發生了正麵的遭遇戰。

當然可想而知的是,大明雖然在陸地野戰一敗塗地,但在兩個領域卻還是能將馬背上的無敵鐵騎——八旗輕騎,打得滿地找牙、

這其中之一,除了城池防禦戰之外,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水麵之戰,而且尤以海戰為雄,而且還不將鄭芝龍的鄭氏水師算在其中。

這裏麵最大的因素和底蘊,當然還得要一直追溯到鄭成功七下西洋時,為大明海疆打下的深厚基礎。

即使到了大廈將傾搖搖欲墜的明末崇禎一朝,李自成、多爾袞內外夾攻將整個大明攪得天翻地覆,而且外麵還有西班牙、荷蘭等紅毛海盜的不斷襲擾,即便如此,海戰方麵,大明這時的水師也照樣可以在韃子甚至倭寇麵前稱雄,尤其是鄭芝龍名義上歸化大明以後。

就這樣,倉促上陣,臨時集結起來的大明江南水師這支幾乎算得上是一支烏合之眾的水軍,剛剛駛過秦皇島海域,便被日夜守在這裏提心吊膽的韃子水師發現了。

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個是雄心壯誌,信心滿滿,認為在地麵打不過你,現如今到了海上老子還不趁機完虐你?

而另一個哩,更是抱著雪恥的心態,而且還是以逸待勞,毫不猶豫地就整隊殺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