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孫承宗後人(1 / 2)

這支前來勤王的大明江南水師,全部彙聚起來的大小船隻足足有三四百艘之多。

但是,因為這是要去勤王,而且勤王的主戰場也不是在渤海之上,抵達這裏最終還是都要上岸去奔赴京畿重地才能達成勤王目標的。

所以,看上去三四百艘大小船隻,但真正用來突擊和殺敵的戰船,卻不過上百艘,僅僅隻占整個船隊的三成還不到。

而滿清韃子在整個環渤海灣的大大小小的船隻竟多達上千艘之多,而且其中七成以上都是用來突擊的戰船,而抵前布置的這些大小船隻,雖然不過兩百多艘,但九成以上都是戰船。

負責督戰的韃子水師首領,是一員被多爾袞點名專門從最是驍勇善戰的正白旗抽調過來的悍將,名叫喇爾刺,手中沾滿了漢人軍民的鮮血。

這家夥一開始聽說從海上勤王而來的大明水師,密密麻麻的竟有三四百艘之多,頓時嚇了一跳,再聯想到大明水師在海戰上麵的威名,當時就有了一種想要臨陣退縮,回到大本營與上千艘戰船合兵一處的念頭。

但是作為偵騎和探報的幾艘韃子戰船,領頭的卻是一個從未見識過大明水師戰力的愣頭青,而且其本人也是善使一根狼牙棒,曾經在野戰中創下過一人一騎闖入一個大明百戶所殺翻數十人的驚人戰績。

可以說,這個愣頭青是這支由多爾袞為了滿清韃子在山海關乃至整個北方海防線上,精心打造出來的韃子水師無數精英悍卒的一個縮影。

像類似於這個愣頭青同等戰力的韃子兵,幾乎占了這支韃子水師的一半以上。

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多爾袞的確是滿清韃子中少有的幾個雄才大略之酋首,同時也說明了他為了順利入關並站穩第一步腳跟的重要之地——山海關極其重視的程度。

當然了,也應該毫不諱言的說,多爾袞的這番處心積慮在海上的部署,除了本身其敏銳的戰略眼光之外,終究還是對他們自身最差的一個短板的不自信——

海戰,對他們這些馬背民族來說,別說在水上舞刀弄槍,就是單手站在船上,那份天暈地轉的眩暈也足以打垮他們了。

所以,多爾袞對於他們這支前所未有的水師,幾乎可以說傾盡了全國之力,而且抽調過來的全部都是八旗中的精兵強將。

正因為如此,還從來沒有吃過大明水師苦頭的這個愣頭青,仗著自己戰功等身,而且本身官職也是不低,加上組建水師以來,雖然是嚴陣以待防範著大明水師的時刻突擊,但平日裏都是他們在這方海域耀武揚威。

而他所統領的這個海上探馬偵騎小船隊,對突然殺過來的大明水師大小船隻,自然看得比他們這支水師的統製要清楚得多,所以當即就攔住想要發令撤兵的喇爾刺道:

“將軍,大明水師看上去雖然大大小小的船隻多達數百艘,但我們一路冒死跟著刺探,發現真正架著紅衣大炮的大明船隻,我們數了數,總共也不過百艘。”

戰船,才不過百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