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辦法,李牧曾經在白根生身上試驗過。白根生要去定襄之前,李牧曾經教過他製作皮甲。當時試驗的結果是,白根生模仿李牧製作皮甲,也能製作出來。區別是,李牧製作的皮甲帶有完整的符合皮甲等級的屬性加成,而白根生製作的皮甲,名字中會帶上一個仿字,屬性加成也會相應減少。但套裝屬性卻是一樣可以激活的,肉眼看上去沒有什麼差別。
這是一種好方式,頗具實用性。但也有缺點,那就是教一個徒弟耗費的時間太長了。悟性不同,學習的快慢也大不一樣,做出來的東西,品質也必然不會一樣。換言之,品控很容易參差不齊。
兩種方式,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不足。綜合起來,倒是可以應付。但李牧並不滿足,他想要開發一個新方法。
這個新方法,是他在教白巧巧機關術的時候想到的。
係統中類似於機關術這樣的技能,其實是有所謂前置技能的。比方木匠,一個機關術大師,不可能不會木匠,若不會木匠,他也做不出機關來。那麼,有沒有可能一個木匠,看到了機關術的圖紙,他自己就能悟出這個機關是怎麼組裝,怎麼使用的呢並且根據這個機關,觸類旁通,設計出與之類似的其他機關呢
答案是可行的。
白巧巧不太會木匠活,隻是拿李牧製作出來的現成的零件組裝,她偶爾都能給出一些新的想法。若是有子卓絕之人,把圖紙給他,讓他自己領悟,也未必不能學會。
這樣多好,本事自悟,學會了呢,還得算在師父的頭上。這樣的結果,不就是懶惰如某侯想要的麼
“嘿嘿”想到這兒,李牧的心情變得極好,提筆,蘸墨忽然他停頓了一下,又把筆擱下了。
“瓔珞啊,在嗎”
一陣香風吹拂,魏瓔珞從外頭進來,微微福了一禮“在呢,侯爺有何吩咐”
“那個,我要寫個告示。我念,你寫,等會兒著人抄寫幾份,張貼出去,事不宜遲,得抓緊點。”
魏瓔珞轉到書桌後,把筆拿起來,疑惑問道“什麼事兒啊,這麼著急”
“大事”李牧指了指自己“本侯要開宗立派”
南市,坊門口。
糧商們得到了李牧的諒解,雖李牧這會沒勒索他們什麼,但他們也不會不曉事到什麼都不做。回去合計了一下,各自掏出一些錢來,在南北西三市的坊門口,修建了一個布告牌坊,供給張貼侯府諭令之用。三個市集的出入口都設置了布告牌坊,再口口相傳一番,基本上也就全城都知曉了。
這個馬屁拍得不錯,讓李牧頗為滿意,為此他還讓馬周去表示了一下,給每一個拿錢的商賈,送了一枚侯府出品的銅質榮譽獎章。價值麼,與各商賈所出的錢相比,當然是微不足道了。但它代表的意義,卻是讓商賈們覺得頗為值得。有了這個東西,他們才真的相信李牧是原諒了他們,提著的心才敢放下啊。
晌午時分,正是市集一出入人數最多的時候,幾乎每個出入市集的人,都會往這新出來的布告牌坊上麵瞅一眼,有那不認字的,在旁邊駐足一會兒,聽認字的念叨,也能大概明白出了什麼事兒。
“讓一讓,讓一讓。”
錦衣衛騎著高頭大馬而來,百姓們趕緊讓開道路。一名錦衣衛從馬上跳下來,刷了漿糊,然後貼上了布告。沒多解釋,隨即便又上馬走了。
百姓們急忙又圍了過來,擠在最前頭的不認字,急得直喊“有沒有認字的,給念念是啥意思”
“我認字,我來”後頭有人喊,前頭的人給他讓出路來,一個瘦猴似的家夥擠了進來。認字的還是少,大夥都想知道布告寫了啥。但是沒成想,這個號稱自己認字的家夥,是個二把刀,他是認字,但是沒認識幾個。布告上的字又多,他完整年不下來,念幾個字吭哧兩聲,旁邊圍著一圈人,都沒聽明白他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