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無廣告!
李世民筆走龍蛇,噴得正開心,頭也沒抬,答道“要幾個人罷了,朕還能不答應他麼?”
“陛下。”長孫無忌便要張口,但不知想到了什麼,又猶豫了,踟躕了一會兒,低頭繼續奏折,並沒有再發表什麼意見。
李世民寫完了信,遞給高公公讓他趁著宮門落鎖之前送出去,再向長孫無忌時,眼神中透露著滿意的神色。
這是他想要到的情景,也是他一直壓著長孫無忌的緣由。
李世民是帝王,帝王之術的要義,乃是控製與平衡。所謂控製,是為君者控製臣子,而不是臣子控製君王。但當臣子的權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勢必會冒犯到皇權。恃寵而驕,持功自傲都是這樣。無論是怎樣的出發點,自私或者是忠心,臣以某種條件要挾君王,在君王來,都是不能接受的。
所謂乾綱獨斷的意思,是下唯我獨尊。為臣者,當守本分。
長孫無忌的私心與忠心,李世民心中有數。他針對李牧,李世民不生氣,但他不能接受長孫無忌仗著自己的身份與功勞,強迫他做選擇。以前長孫無忌沒有這個分寸,讓他非常惱火,現在他已經明白了。
“輔機,你也歇了夠久了,吏部的事務堆積如山,不可再懈怠了。”
長孫無忌正提筆寫字,聽到這話,手腕抖了一下,墨汁滴落在紙張上,飛濺了一塊兒。長孫無忌把筆擱下,起身施禮,道“陛下,臣還需養病,吏部的事情,還請陛下另選賢才吧。臣願像現在這樣繼續為陛下分憂,不敢有絲毫懈怠,隻是朝堂上的事情,臣實在是不想牽扯了——”
停頓了一下,長孫無忌又道“皇後也是這個意思,前幾日,她還差人送了家。”
李世民走過來,把長孫無忌攙扶起來,道;“輔機啊,你我之間,何必這種置氣的話。朝堂之上,朕真正信賴之人能有幾個?吏部為六部之首,掌百官升遷調度,朕又怎能放心交給他人?你與朕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你當知曉,在朕心裏,你便如同朕的兄弟一般。有什麼委屈,是不能過去的?”
長孫無忌聽到‘兄弟’二字,饒是他心中明白,最是無情帝王家,做皇帝的兄弟,未必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聽到這話,心中還是無限感動,但是想到自己親妹妹的態度,又湧起無限的酸澀,再次躬身道“陛下,皇後那邊……”
“朕去,你不必理會。”李世民大手一揮,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他拉著長孫無忌坐下,道“李牧,朕不能不用。這子是個混不吝,留在朝堂裏,也是個禍害,所以朕把他丟到洛陽去了。往後長安這邊就清靜了,以前什麼樣,以後還是什麼樣,咱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長孫無忌聽懂李世民的意思了,他是想,朝廷這邊一切照舊,李牧那邊讓他自成一派。但這自成一派,絕不是讓他自生自滅,那句‘不能不用’,已經的很明白了。
長孫無忌試探問道“陛下,那以後李牧那邊的官員任免,吏部還要留檔麼?”
“用不著,李牧那邊的事情,朕都親自處理。省得他攪鬧你們,不得安寧。”
長孫無忌躬身“臣明白了。”
長孫無忌心中一歎,事情還是像他不想到的局麵發展了。李世民把李牧扔到洛陽,得好聽,怕他攪鬧朝堂。但換個角度想,這不是縱容又是什麼?吏部是大唐的吏部,管著整個國家的官吏升遷調度,卻管不到李牧那邊,這不就等於承認,李牧已經獨立於朝廷之外,他的洛陽城,已成了國中之國麼?
長孫無忌真是想不明白,李牧何德何能,可以得到李世民如此恩寵。
“轉過年,朕打算到洛陽住幾個月。”李世民拿起一個奏折,隨口道。長孫無忌聽到這話卻是大驚,他想到一個極可怕的可能性,莫不是陛下把李牧派到洛陽去,是想為遷都做準備的?他們倆密謀的事情,是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