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然問他,何為好,何為不好?菩薩解釋:著了我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處;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得了我的袈裟,也得不到這些好處,這便又是不好了。”
“我又問他,何為要錢,又如何不要錢。菩薩又解釋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七千兩,這便是要錢;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便將袈裟、錫杖,情願白送,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
玄奘已經聽得入迷了,喃喃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李牧書也得漸入佳境,繼續道:“當時候我想,雖我不信奉佛教,但陛下正為戰死的英靈做法事,恰巧遇到這奇怪的和尚和這兩件寶物,其中別有什麼牽扯吧。於是我就跟那和尚,若想賣這兩件寶貝,我可以給他介紹一個主顧,就怕他不敢去見。”
“和尚他敢,於是我便帶他進宮,見到了陛下。但見了陛下之後,他卻不提袈裟與禪杖,而是起了水陸大會的事兒。”
玄奘有預感,要講到關鍵處了,急聲問道:“菩薩可是提起了大乘佛法?”
李牧有些不悅地瞪了他一眼,道:“著什麼急,還沒到呢、”
玄奘立刻住了嘴,李牧這才繼續道:“菩薩問陛下,水陸大會,講的都是什麼經。陛下一一了,菩薩卻道,這些都是乘佛法。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隻可渾俗和光而已。想要超度亡魂,必須得大乘佛法才行。”
玄奘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大乘佛法,到底有何神妙之處?”
“菩薩道:能超亡者升,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玄奘喃喃道:“若真如此,端的是無上妙法。”
“菩薩還解釋,乘佛教注重的是個人,如若誤入歧途,便成了自私。而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業,隻要有心向佛,便可渡之,簡而言之,乘佛法渡自己,大乘佛法是渡他人,舍己而為人。為他人方能渡自己。”
玄奘聽得心向往之,問道:“菩薩可指點了這大乘佛法所在之處?”
李牧搖搖頭,道:“後來我就醒了,後麵的事兒,我自然是不知道了。”
“那我去問陛下!”玄奘已然是癡了,著拔腿就要往外走。李牧趕緊拉住他,道:“你這和尚,莫不是糊塗了?這是我做的夢,又不是陛下做的夢,你找陛下能問出什麼來?我這些,隻是想,我能指出慈恩寺和尚們的弊病,是因為菩薩指出了乘佛法的弊病,那便是容易滋生自私。自私,就會貪婪。才會有那麼多有違佛理的事情出現,所以,必須是要改變的時候了。”
“可是若想改變,必須得有大乘佛法才行。”玄奘顯然是鑽了牛角尖兒:“大乘佛法現在何處?施主為何不多睡一會兒,哪怕問清楚了大乘佛法在何處也好啊!”
李牧不悅道:“你這和尚好沒道理,你怎麼不怪菩薩,他要是得快點兒,我不就記住了麼?”
玄奘激動道:“菩薩怎能怪罪,施主這話才沒道理!”
“喲嗬,你倒是會維護。”李牧哼了一聲,道:“和尚,你得感謝我,若沒我這個佛性精深之人,你連大乘佛法四個字兒都不會知道。至於它在什麼地方,為何我沒多睡會兒,那就要問菩薩了,興許是我的佛性隻有這麼多,還不夠知曉佛法所藏之處。要不就是沒有緣分,畢竟我不是和尚,興許菩薩就沒想告訴我呢?”
“這……”玄奘愣了一下,頹然歎氣,道:“緣法、緣法,誠然如此,佛緣不夠、”
“就是嘛、”李牧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又不是和尚,對不對?也許菩薩就是想讓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呢,要不你先回去,也許今晚菩薩就去夢裏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