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陛下曾過,他與息王走到最後兄弟鬩牆,兵戎相見的地步,絕非他所願。而是背後又很多人和事在推,大勢所趨,不得不如此,他不動手,息王也會動手,玄武門之事,既是為了下,也是為了自保,無可奈何。”
“陛下也從未否認過,息王對大唐立國的功勞。當時國家新立,民生凋敝,陛下征戰四方,所需的軍用糧草卻從未短缺過,這是何等不容易。自息王死後,糧草後勤便再也沒有調度如當年一樣過。息王的能力,陛下一向是認可的。因此在有人試圖構陷息王的時候,陛下絕不肯答應。”
“嗯、”李牧點頭應聲,心中卻想,恐怕也不盡然吧,當時的情況,李建成雖然死了,但是還有一大批人在呢,比如魏征,王珪,薛萬徹等文臣武將,在朝中的勢力也是非同一般,把李建成徹底搞臭,必定會傷害到他們的感情,引起這些人的不滿,不利於維護政權的穩定和統治集團的穩定。至於什麼兄弟情深,還是省省吧,真的情深,也不會趕盡殺絕了。
“後來又提議定諡號為“靈”,陛下起初還是不同意。”
“靈”李牧皺眉道“這靈何解是不好的意思麼”
高公公一副看文盲的樣子瞥了他一眼,道“諡法有言,無能之人身居高位曰靈,諡號為靈,意思是息王身為太子,卻德不配位。他能被立為太子,並不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是因為他出生的早,是靠著“嫡長子”的身份才當上太子的。”
李牧納罕道“這也不符合實情吧。”
“是,所以陛下起初不同意。”高公公歎道“但後來陛下答應了。”
李牧撇嘴,高公公解釋道“陛下不得不答應,因為陛下的皇位,來路不正,無法正名,他得給下人一個法,否則他就是亂臣賊子。諡號定為靈,能夠爭取一些輿論支持,即便有牽強附會之嫌,也算是一個交代了。”
李牧心裏腹誹,到底還不是為了一個身後名麼情意什麼的,都是假的。把李建成描述成一個懦弱的無能之輩,比把他描述為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更容易讓李建成舊部接受,不會激起他們的不滿,過於傷害他們的感情。算是一個折中,讓大家都有台階下來。
“等等、”李牧忽然想起來,好像不對勁,李建成的諡號不是隱麼也不是靈啊,難道還有變化
“我知道你要問什麼。”高公公接著道“靈這個諡號,是定下來了,但是陛下還是心緒不寧,咱家記得當時是二月,墓誌銘的碑文都已經刻好了,三月便要擇選日子下葬,就在最後關頭,陛下改了主意,把靈改成了隱。”
“這有什麼差別”
“差別可大了。”高公公恨不得給李牧拿來一本諡法,解釋道“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威德剛武曰隱。這是一個中諡,而靈是下諡。”
“哦。”李牧明白高公公的意思了,李世民最終還是顧念點兒兄弟之情了。雖然沒有非常中肯地給李建成一個評價,但至少沒有惡語中傷。
“可是我還是有一件事不明啊。”李牧琢磨了一下,又問道“按你的法,所謂諡號,分上中下,中諡應該也不止一個吧,但為何偏偏是個隱字呢”
“這可就不足為外人道了。”高公公揮了揮手,身後跟著的太監,自覺地退後了五步。高公公壓低聲音,道“這裏頭的事情,所知道的不過三人,恰巧,咱家就是其中之一。”
“哦公公如何知曉”
“陛下最終決定更改諡號的時候,夜不能寐,挑燈讀史。咱家伺候陛下,看到了陛下讀的書。其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請公公解惑。”
“春秋中的一段魯國國君魯惠公去世,下令傳位於太子姬允。但太子姬允還很年幼,不能處理國政,所以由庶子,姬允的哥哥姬息代理國政,所有人都覺得,姬息代理國政,是要染指大位了。但姬息卻,他隻是幫助兄弟,沒人信他的話,姬息也不辯解,但隻要有人問起,他便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