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收回寶劍,看向長孫衝,道“沒麼”
“回稟恩師,已經當麵與永信方丈過了,慈恩寺的田地超額甚多,徭役賦稅都需要補繳。”
“方丈,聽清了麼田地,徭役,稅賦,三樣兒,田地退還,徭役可以用錢代替,稅賦呢三十取一,大家都是一樣。所謂律法麵前,人人平等,不會多收,也不會少收。”
“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李牧的聲音冷了下來,道“方丈大師,販夫走卒,尚且繳納稅賦,和尚多個甚現在老子還能跟你們好好的話,勸你們好好的珍惜,真把老子惹急眼了,今就讓你見識一下,高昌鞠氏是怎麼被滅族的。老禿驢,問你一句話,要錢要命,要錢,你命給我,要命,你把錢拿來,今你要是兩頭不舍,很好辦,錢和命你都沒了,給你一炷香的時間考慮”
罷,李牧也不管永信方丈是什麼反應,打了個響指,道“徒兒,點香錦衣衛,拔刀待命”
不愧是侯爺一眾錦衣衛兩眼放光,倉啷繡春刀出鞘。
不愧是恩師長孫衝瞪著眼睛,心中的崇敬之情簡直要溢出來了,他把香點上,心裏頭羨慕不已,他自己問自己,這樣的話,為何自己就不敢呢但隨即,便自己回答了自己,要是自己敢,自己就是恩師了,真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做到恩師的境界。
圍觀的百姓竊竊私語個不停,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李牧有些跋扈了。因為在人們的固有念頭裏,寺廟是世外之地,大家求神拜佛,貢獻香火錢都是應該的,也沒見誰覺得不應該。李牧今把主意打到了寺廟的身上,他是真的不怕佛祖怪罪麼
這些錦衣衛膽子也是夠大的了,在廟門前舞刀弄劍,也不怕衝撞了佛陀給自己惹來了災病業,禍及後世子孫,到了那個時候,該如何是好
永信方丈是真的急了,李牧在高昌殺得血流成河的事情,他是有所耳聞的,據傳李牧當時殺了六七千人,眼皮都不曾眨一下,人稱血手人屠,在西域他的名聲,有兒止啼哭之功效。這慈恩寺雖是大唐第一寺廟,卻也沒有六七千的和尚,要他這麼個殺法,哪裏經得住殺啊
“侯爺,你不分青紅皂白,就在這佛門清淨之地恫嚇,你就不怕佛祖怪罪你麼”
“不怕”李牧擲地有聲,道“佛祖要怪,也先怪你們。方丈大師,我來問你,佛祖慈悲為懷,當憐憫世人,可是為何你們寺廟卻放高利貸高利貸,利滾利,借了貸的人永遠也還不清,最後不得不賣身成了寺廟的佃戶,如同農奴一般,這也能算是佛祖的慈悲為懷麼若真有佛在,到底誰該害怕,方丈心裏不清楚麼”
聽到了這話,永信方丈反而不怕了,慈恩寺做下這許多事情,早就有所準備,世人問起的時候,應該怎麼,早有一番理論來解答“侯爺此言有所不知了。借貸的事情,確實存在,但是這並不能怪罪寺廟,而要歸罪於借貸的人本身。寺廟借貸之心,本意是好的,助人渡過難關,難道還是錯麼但人無有自知之明,借了自己還不起的錢,這是貪欲在作祟,也能怪在寺廟身上麼”
“即便你得有理,那為何利息如此之高,本金數倍的利息,難道也是助人麼”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永信方丈鎮定自若,道“就如同侯爺所言,寺廟本不應該借貸,但有人遇到了難處,不幫總歸不好,可是幫了,這錢都是信眾敬獻的,豈有白白拿去的道理且要考慮到很多爛賬,死賬等等意外情況,多一些利息,老衲並不覺得不妥,若嫌利息高,可以不借麼”
“終究我佛慈悲,為了避免此類的事情發生,老衲也是建議,最好不要借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