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明白歸明白。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已經用慣了李牧的錢,忽然之間不用,李世民總覺得是自己的錢丟了一樣。
李世民凝眉尋思了一會兒,忍不住道:“皇後,你這話沒錯,但他能掙這麼多錢,朕就一點力也沒出麼?若不是有朕支持他,若不是有朕給他撐腰……”
“陛下!”長孫皇後打斷李世民的話,道:“若是按照陛下的想法,滿朝文武,誰沒得過陛下的恩典?難不成陛下就以此為憑,搶劫他們的家財麼?李牧賺錢,是他的本事。陛下予以他恩澤,他也回報陛下了。不別的,今年宮中用度,遠比去年好,不是李牧的功勞麼?陛下可還記得,去年此時,為了節約用度,陛下連賜宴都免了。”
李世民沉默不語,長孫皇後的話,到了他的心窩裏。
過年的時候,皇族眾人舉行宴會,是例行的事情。去年的時候,為了籌備突厥之戰,能省則省。李世民猶豫再三,把宴會全部都停掉了。
或許有人覺得,停了幾個宴會,能省下多少錢?實際的情況是,這筆錢著實不少。但關節不出現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在他爹李淵身上。
當年李淵率軍攻入長安,建立大唐。立國之初,四方尚未平定之時。李淵便開始沉溺於享樂,把國家大事交給了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此舉也為日後兄弟鬩牆埋下了隱患。那麼當李建成和李世民為了平定四方反王奔走的時候,李淵在長安城又做了些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造人。
李淵立國之後,娶了無數妃嬪,給李世民生了十幾個弟弟,十幾個妹妹。雖然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殺了倆,但剩下的,依然有二三十個。
李淵是不在乎這些事情的,在他的心裏,真正看重的孩子,隻有嫡出的幾個。其餘的,他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全。有些不得寵的妃子所出的子嗣,甚至起名都不是他起的,都是交給宗正寺的人處置。
他是爹,可以這樣做。但李世民不能這麼做啊,他當了皇帝,本來就來路不正,若是再苛責兄弟姐妹,更遭人詬病了。所以每逢年節,李世民都要賜宴,把兄弟姐妹召集起來,大家一起吃吃飯。吃完了飯,再賞賜,二三十個兄弟姐妹,全都“賜”一遍,至少也得數萬貫錢。
去年為了湊打仗的錢,別幾萬貫,便是幾千貫,在李世民的眼力都是一筆不菲的數目。無奈之下,隻能把賜宴給免了。但這筆錢他也沒省下,當時李淵還是夜夜笙歌的狀態,聽他把賜宴的錢省了,便讓人過來要。李世民省下的錢,也基本都給李淵禍害掉了。
李世民還記得,當時他是真的哭的心都有了。若不是作為帝王,身份所累,他真要大哭一場,才能排盡心中的委屈了。人言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出身卓越的李世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但在去年的正月,他是真真切切地體驗了一把。
隨後,為了彌補這虧空,長孫皇後帶頭,把自己的金銀首飾都拿出來,熔掉了,湊到了軍餉裏麵。
想起去年吃得苦,再看如今滿桌的酒肉。李世民恍然發現,原來李牧竟然這麼重要。可以這樣,李牧的到來,極大提升了宮中的生活質量。
現在宮中所有人都能按時發月俸了,妃嬪都用上銀鏡、香水,宮女們用不起香水,也都用上香皂了,李牧雖整哭窮,但宮中的用度卻從來沒少過。夥食也是一日好過一日,以前就算他是皇帝,也隻能三五日吃一次肉,但是現在,頓頓有肉不,皇後這裏,主要的幾個妃嬪處,也都能吃得上肉,生活水平高了一個檔次。
這些錢從哪來的?
李世民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若是換了另一個人,肯定做不到這種程度。而且最難得的,是李牧從未以此邀功。好像他就應該這樣做似的,即便被攻擊,被苛責的時候,他也從來沒拿這過事兒。
想著想著,李世民竟然覺得心裏多了幾分愧疚。苦笑一聲,道:“皇後的是,朕錯了。朕竟然覬覦起李牧的錢財來了,真是叫人恥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