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緣由(2 / 3)

“兒子定當盡心竭力!”

“嗬……”秦瓊笑了笑,道:“我兒,知子莫若父。你是個守成之人,若為文臣,或許還能有些建樹。武將,你不成。”

“父親,兒子能行!”

秦瓊搖了搖頭,道:“不談這個了,你到我身邊來,今日咱們父子,好好聊一聊。”

秦懷道趕忙跪爬到秦瓊身旁,秦瓊又道:“寄托於祖蔭是不成的,再大的功業,也庇佑不了三代。太往後的事情,我怕是管不了了。我隻有你這一個兒子,玉兒這一個女兒,在我活著的時候,能看到你們有個好歸宿,我也就安心了。”

“與李績結親,實乃為父所願。我也不瞞著你,是我先給李績去信,談及婚事。李績才修書給李震,趁著李思文回長安,促成這門婚事的。”

“父親,您怎麼——”

“你不要急,聽我。”秦瓊打斷秦懷道的話,繼續道:“如今的朝堂上,與我秦家門當戶對的人家,其實不少。但我考慮,咱們秦家武將出身,文臣那頭,處事也好,關係也好,太過於複雜。我也不想你妹子,牽扯這些複雜的事情中去。因此選女婿,隻能從武將中挑選。如今朝中的武將,我差不多都共事過,對他們的情況,也都有所了解。合適的人選,多也不多,少卻也不少。”

“我心中屬意的人選,本來有三家。”

“宿國公程咬金,他有六個兒子,還有四個沒有成親,與你妹子的年齒也差不多。我與程咬金早年結交,他也多次透露過相與咱家結親的想法,若是我點頭,此時必能成。”

“陳國公侯君集,他有一個兒子,聽熟讀經史,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再就是英國公李績,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已經成親,還有次子可選。”

秦懷道不解道:“父親,兒子實在是不明白。有這麼多人可選,為何偏偏選了李思文?兒子非是背後誹謗,李思文的紈絝名聲,在這些人中,可是最差的一個!”

“確實。”秦瓊點頭,道:“他之前的名聲,確實不算好。我本已經屬意陳國公之子,最後選定李思文,主要的原因,在於李牧。”

“這又是為何?”秦懷道還是迷糊,問道:“父親,李牧雖得寵於一時,但宿國公、陳國公,皆是陛下心腹之人,比他李牧又差在哪兒了?”

“程咬金與我關係雖好,但他的脾氣秉性。我卻是看不慣的,忒憊懶了一些。他的六個兒子,除了長子程處默之外,皆有勇無謀的性子,不是良配。”

“陳國公之子,也不合適。但問題不出在他身上,而在侯君集身上。侯君集此人,恃寵矜功,粗率無檢,目中無人,不知進退。我不放心,恐怕日後你妹子會受牽連。”

“而李思文,雖名聲不好。但是我派人查過,他身上的毛病,皆事,無大惡。而且自打遇到李牧之後,他行事皆學於李牧。執掌定襄政事,築新城,納流民,開互市,做得有板有眼,堪稱賢能。他的父親李績,行事謹慎微,是一個明哲保身之人,在這一點上與侯君集截然相反。我斷定,李靖大將軍之後,他必是我大唐軍方執牛耳者。僅此一項,便足以托付了。”

“李牧算是一個變數,也是讓我確定想法的原因。李牧深得陛下信任,這種信任,不是君臣之間的信任,也非父子之間的信任,是一種不清道不明的信任。換了任何一個人,陛下絕不會放任如此大的權柄出去。而換了任何一個人,也絕對做不成這麼多事情。李牧這個人的能力,膽子,魄力,皆是我平生僅見。陛下培養他,讓他與太子交好,收越王為徒等,越發讓我認定,陛下此舉深謀遠略,他是在為太子培養一個宰輔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