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我為刀俎你為魚肉(恭賀塵年舊詩榮升盟主!)(2 / 2)

這第二點和第三點,鞠智盛並不擔心。通商的事情,本就是高昌的命脈,有無大唐參與都一樣會做。而要錢,則更是事。高昌有的是錢,除了幾百年的積累之外,也跟西域諸國的貨幣有關。自高昌往西,如大食人、波斯人等,都使用金幣、銀幣。而金銀在大唐都是貴重金屬,在數倍的利差之下,隻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問題。

鞠智盛心問道:“侯爺伺候在大唐皇帝身邊,想必對陛下的心思,能夠猜到一二。不知侯爺以為,如何算‘誠心歸附’,還請侯爺不吝賜教,王絕不會讓侯爺白幫忙。父王帶有一些高昌土特產,侯爺一定會喜歡,明日一定早早送來。”

“得那麼見外。”李牧笑了一聲,看似無意般,道:“我這個人啊,對土特產什麼的,沒有多大興趣。倒是我聽高昌與西域諸國貿易,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我這個人啊,獵奇的心比較重。若是有什麼中原沒有的種子,珍惜的物件兒,送給我一些,讓我能出一出風頭,我便不勝感激了。”

“這也簡單!”鞠智盛滿口答應,道:“王回去便為侯爺搜集,侯爺要種子是吧,無論什麼種子,隻要高昌能見著,王就給侯爺送來一份,稀奇古怪的玩意,隻要是搜羅到了,也一並給侯爺送來。土特產也不能少,高昌有兩種土特產,一黃一白,侯爺一定會喜歡,萬物推辭。”

“哦?一黃一白?”李牧挑了下眉,道:“實不相瞞,我還就喜歡這兩種顏色,那我就卻之不恭了,一樣來個千八百斤就夠了,千萬不要太多,多了沒地方放!”

鞠智盛暗罵不要臉,千八百斤,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一千斤白銀是多少錢?一斤十兩,一千斤便是一萬兩,這也罷了,黃金你也要一萬兩,你怎麼不去搶啊!

鞠智盛咬著後槽牙,道:“侯爺喜歡就行——不知這‘誠心’二字?”

“哦,這誠心啊,嗬嗬——”李牧看向鞠智盛,笑意盈盈,道:“我也是猜的啊,若高昌願為大唐藩屬,奉大唐為宗主,應當夠表誠心了吧?”

“藩屬……”鞠智盛心裏一沉。

高昌自漢以來,一直都是獨立的國家,還未有過侍奉宗主國的先例。這與朝貢不同,朝貢的意思是,我承認你比我強大,願意繳納保護費。而藩屬,則有一絲屈辱在裏麵。作為藩屬國,名義上保有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麵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製於宗主國。就連繼承王位,都要請宗主國冊封。

對於高昌如此羸弱的國來,一旦確認了藩屬關係,便立刻成為了砧板上的魚肉。大唐可以借用任何借口,對高昌指手畫腳。若大唐君臣不仁,高昌將要麵對的狀況,並不比現在好多少。

李牧的這番話,無異於是讓鞠氏父子做一場豪賭。你是選擇馬上就死,還是賭一把大唐君臣的人品。

若是不答應,大唐很可能出兵。若是答應了,高昌就是大唐經營西域的馬前卒,大唐也省去了刀兵。無論是哪種選擇,大唐都不吃虧。而高昌,則要賭一賭大唐的人品。當絲綢之路暢通之日,高昌就沒有利用價值了,被吞並成大唐的一個州,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李牧看得出鞠智盛的掙紮,也明白這麼大的事情,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便道:“此事不急,世子可以回去,深思熟慮之後,再給我答複。我這兩日也挺忙,對了,正好告訴世子,我即將在平康坊開一家青樓,若是有機會,世子可要多多捧場啊。”

“青、青樓?”

“對呀、”李牧遞給鞠智盛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鞠智盛恍然,也報之以同樣的笑容。心裏卻在想,沒想到逐鹿侯好色到了這種程度,不過也好,他有這個弱點,父王準備得那件禮物,倒是非常適合他。

思及此處,鞠智盛又道:“若有機會,自當捧場。今日多謝侯爺提點,王這便回去與父王商議,再來之時,除土特產外,還有驚喜送給侯爺。”

李牧隻當是什麼奇珍異寶之類的東西,他也不客氣,他剛損失了馬場、還有鹽業、礦業的份子,正是需要‘回血’的時候,值錢的寶貝,自然是多多益善了。他也不透,隻是笑了一下,起身道:“我送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