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街上出現了嚷嚷的人群,剛剛的安靜也被路上的人群一掃而空;阿華的工作隻是負責買報紙和收錢,不一會兒一個穿著黑色西服打著領帶的中年人走到了報亭前。
“給我那份《人民日報》”“好的,給你”阿華從報紙堆裏找出人民日報遞給了那位中年人。
中年人接過報紙從上衣口袋拿出一塊錢遞給阿華說“給你錢”。
“叔叔,謝謝你”阿華笑著說。
“真是一個懂事的小家夥,嗬嗬”那位中年人誇著阿華說。
在那個電視都還是屬於比較奢侈的物品時,報紙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解社會的一樣東西。報亭的生意很好,不一會報亭裏麵用來裝錢的小盒子就差不多快滿了。報亭牆上的鍾的時針也在阿華不注意的情況下走到了十一點那個地方。
報亭老板姓丁,是臨海本地人;在這裏辦報亭已經有幾年了,因為報亭的位置所以報亭的生意比較好,之前那個夥計走後可累壞了這位丁“老板”。這不阿華一來今天他就睡了一個懶覺,但是他還好不是一個資本家;在家旁邊的一家小吃部叫了一份外賣,這不丁老板左手提著外賣,右手夾個黑色的公文包,挺著日漸增大的肚子很有“老板”氣勢的向離家不遠的報亭走去。
遠遠的阿華看見好心的報亭老板來了,因為還要看著報亭;他沒發出去“迎接”丁老板。所以等丁老板走到報亭前阿華馬上接過丁老板手上的東西,又馬上端出板凳讓他坐。假如報亭裏麵有茶的話,我相信阿華一定會泡茶的。
“老板”阿華恭敬的叫了丁老板一聲。
“嗯,好;早上生意怎麼樣啊”丁老板問。
“生意還行,你看我做了登記;《人民日報》一共賣出去了第131章份,《臨海日報》賣出了第370章份;《華夏周刊》賣出了第47章份,你看看都在這裏了”阿華將手上的本子遞給了丁老板。
“很好,記得很詳細,不錯;好好幹,假如幹的好的話月底給你發獎金”丁老板拍著阿華的肩膀說。
“對了,你中午還沒吃吧,把這份外賣吃了;待會冷了就不好吃了,你先吃飯;我看會報紙”丁老板指著桌上的外賣說然後又隨手拿起一份報紙看了起來。
阿華的確是餓了,從昨天到今天他隻吃了兩個大饃和喝了一點水,聞著外麵的香;阿華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等阿華以後去尋找這份外賣味道時卻已經找不到了。
“那你好好看著報亭,我下午還有點事就先走了,有事就去前麵的臨海證劵交易所找我”丁老板提著公文包向臨海證劵交易所方向走去。作為華夏的開放城市這個時候的臨海已經有證劵交易所了,因為金融體係的不健全這個時候的買股票很少有人賺過錢;大部分都是在賠錢。因為那個時代有極個別人因為炒股成為了百萬富翁,但是他們也許不知道是大部分人都賠了傾家蕩產後要跳樓的比比皆是。
阿華很快就吃完了外賣,喝了一口家裏帶的水;他可舍不得去買五毛錢的礦泉水,他準備等家裏帶來的水喝完後就去接自來水喝。五毛錢在家那裏都可以買到一量多肉了。
下午的時候聲音就變得比較清淡了,偶爾一個兩個過來也是來買雜誌的。買報紙的基本上都是早上買,在吃完早飯休息一會兒的時候看,還有就是坐公交去公司的路上看。這個時候的臨海已經有了公交和出租車了。
天很快就黑了,丁老板始終都沒有來因為丁老板說晚上的時候他送報紙和拿走今天的收入的。也許有事吧,不能來吧;阿華心想。
八點多的時候阿華用報亭裏的電話按照丁老板給他的號碼打了給電話叫了份外賣。等吃完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了,街上已經看不見一個人了;轉頭看著牆壁上的鍾已經是十一點半了;忙了一天阿華感覺有點累;所以打開收折床躺在了上麵,不一會兒靜靜的呼吸聲在報亭裏麵響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