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社和金礦(1 / 2)

東太平洋聯~邦的副議長安德森一邊快步走,一邊趕緊係上上衣的扣子,他旁邊還跟著翻譯博爾頓,兩個人都是又振奮又擔憂的樣子,走上了一輛馬車。

安德森嚴肅地問道:“博爾頓,你能確定這個消息是真的麼?”

博爾頓也是肅然點了點頭,道:“副議長先生,我的話句句屬實,沒有半點虛假。”

安德森沉吟了片刻,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並不全是一件好事啊!”

“是害怕英國無法從這次發現的大規模金礦中獲得好處麼?”博爾頓問道。

原來兩人這麼急匆匆地出行,是因為在東太平洋聯~邦的卑詩省發現了三四個大規模的金礦,其儲量大的驚人,所有人的眼睛都被這閃閃的金光給耀花了。以前卑詩隻不過是一個生產毛皮的地方,但是中~國人來到這裏後,開辟了大規模的農場,進行了一定量的原木采伐,甚至這裏還初步有了一些規模的工業。年中的時候,中~國人又往卑詩省累計遷入了40萬來自戰亂的河南的移民,再加上本地陸陸續續移民過來的英裔以及逐漸摒棄部族化,進入城市生活的印第安族裔,整個東太平洋聯~邦在建~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已經達到了一百萬~人口之眾。

按照這個人口和土地麵積的比例,這片地區基本上已經算是超大型的殖民國~家了。東太平洋聯~邦大部分地區采取的是類似集體公~社性質的建設模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社,人們享有公~社的各種福利,同時按勞分配勞動成果。這樣的集體式、計劃性的發展模式,讓所有的歐洲人耳目一新,雖然卑詩地區的快速開發,有著中~國人勤勞能吃苦的本性在裏麵,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一套大有社~會主~義之風的建設模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別對於殖民地區,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的現狀,集體勞動和合理的分配模式,促進了殖民地區的快速開拓。

快速地開拓就意味著財富的增加,而越來越多的城市公~社成員即使隻做平均水平的工作,也能夠享受到豐厚的回報,因為城市公~社是集體性質的,除了一部分生產資料屬於國~家,大部分的勞動成果屬於全體的公~社成員,在財富快速擴展時期,大部分成員的身家都快速增長。

很多從歐洲遷移過來的人,也都看出了公~社勞動的好處,也都加入了集體的城市公~社。城市公~社不僅在開發上有好處,而且在政~治上,由於大家利益一致,存在矛盾比較少,能夠十分齊心的對外。所以,安德森認為,在這樣發展下去,城市公~社可能會發展成第二個美國,排斥宗主國中~國和英國。

不過,在這個地區還沒開發完的時候,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同時公~社沒有政~治權力,隻有政~治傾向性,軍~隊掌握在北美特遣軍的高層手裏,公~社的高層也都是聯~邦政~府直接指派,而且所以所有的城市公~社都服~從於國~家。安德森認為,整個東太平洋聯~邦現在就是個大公~社,雖然高層們的權力分配並不像城市公~社那樣平均。

這一次的金礦的被發現,就是一個新建立的城市建原的城市公~社的探礦隊發現的。這個城市公~社隻有一萬多人的規模,但是其中據有很多中~國來的工業人才,致力於建設一個新的工業城市,所以配備了公~社自己的探礦隊。他們的本意是找到鐵礦、煤礦的一般的礦產,但是卻在一個河穀裏發現了大量的金礦。

建原公~社的成功激勵了其他公~社,附近的其他兩個公~社也分別發現了一些儲量有大有的金礦。

金礦發現了,如何開采和分配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公~社和聯~邦政~府產生了第一次分歧。公~社是聯~邦政~府培植起來的,生產工具、資金也都是政~府先期支付的,但是公~社卻拿出了政~府簽署的在城市範圍內的任何礦產、資源都專屬於本城市公~社和城市公~民共有的協議,認為公~社不應該向聯~邦政~府繳納任何的金礦收入。

這個議題導致了聯~邦政~府和三個公~社的關係僵化,雖然三個公~社沒有膽子討論脫離聯~邦這樣的愚蠢事務,但是陰奉陽違卻是少不了的必修課。

安德森繼續整理著自己的儀容道:“從理論上來,建原公~社的想法並沒有錯,聯~邦為了當初開發迅速,卻是規定了當地資源專屬於城市公~社,但是他們這樣明顯的獨吞行為,將會使得聯~邦政~府對他們的觀感急劇變壞。你知道,博爾頓,當初我們在商量使用公~社製~度的同時,就將公~社的職能分開了。一個公~社也許可以自我生存、補給,但是他們麵對的成本,是聯~邦協調下的公~社聯合~體的好多倍。每個公~社互相服~務,利益均沾是我們的公~社製~度的最根本原則。現在建原公~社他們因為發現了金礦,而想自己獨吞這份利益,卻忘了沒有其他公~社的支持,他們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