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勝兒與六王爺的勸導之下,軒轅翔也開始慢慢的恢複了自己的信心與鬥誌。原本,礙於兄弟手足的情分,雖然對方屢屢的陷害謀算於他,軒轅翔在之前還總是顧慮重重的放不開手腳,怕一旦查下去會牽連眾多,先傷了兄弟之情,可是一番較量過後,對方那毒手下得那樣狠辣那樣不留情分,也終於讓軒轅翔省了腦子。
他一邊借著自己先前酗酒時閉門謝客的餘勢繼續對外界造成一種錯覺,以為他已經徹底的經不起打擊垮掉了,一邊重新排著隊的估量了所有朝中人員,列出了有嫌疑的對手名單,積極的安排了人手從頭開始調查這件事情的始末緣由。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多少的退路,他的退讓隻會讓對方變本加利肆無忌憚的來加害於自己,很明顯的,對方最為明確的目地還是衝著現在那皇太子,未來的皇帝的寶座來的。
說到底,這是一場皇權之爭,也是一場視人命如草芥的廝殺,得勝的一方有可能會得到那夢寐以求的皇權與皇帝的寶座,也有可能會一念之差就墜入萬劫不複之地,但都不會改變了主意去顧念與他的兄弟手足之情。
以前的他枉自對敵人有勇有謀思慮周全,卻獨獨對自己的親人手足們抱了那麼一絲絲的希望與不死心,現在,他終於看清了這裏麵的冷酷無情,殘忍現實,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適可而止,他們不達目的,是誓死也不會罷休的。
先前接連死去的那四位王妃不過是他們拋磚引玉的前奏,用來敗壞他的名聲,讓皇上慢慢的疏遠他,討厭他,直至把那些寵愛倚重全部的剝掉,直到對他的生死再不放在心上。
最為疼愛看重他的皇上都對他放棄了,他還會有未來嗎?到了那個時候,人家想要怎麼折磨他就怎麼折磨他,想要讓他做什麼他就得做什麼,那最後的目標,依然還是他,軒轅翔。
喬正天的千金喬允珊的三次來訪還是讓軒轅翔有了感動的,他沒有想到,就在自己最最為黑暗的時刻,還會有一個女人為了自己這樣大膽這樣執著,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喬允珊,在他最被動最勢弱的時候,他更加的沒有信心去保護一個女人了。所有死去的王妃都不過是對方手中的一枚棋子,四條性命已經足夠多了,軒轅翔不想再加上一條無辜的生命。
可是不管他拒絕的有多堅決有多無情,那喬允珊都執著的不可改變,她甚至去求助了六王爺,軒轅翔的親兄長,更在家中與父母表明了決心態度,非他不嫁。
這一次的決心下得有多艱難,隻有軒轅翔自己知道。本來在他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的時候,他是不想再娶親了的,一切都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布置,這個當口,實在不能讓他有什麼信心與能力來改變九王府上王妃猝然而死的可怕短命的命運。架不住六王爺與德妃的苦勸,也為了引蛇出洞,軒轅翔最後還是答應冒險一試。
為了這一試,軒轅翔花費了大量的心力與計較,他也答應了喬允珊,隻要這一次能成功的活下來,他就會一直都守在她的身旁,他告訴自己,隻要她能活下來,他便會努力的讓自己來愛上她,給她一個幸福的人生。
經曆過了前麵的那些事情,爾虞我詐的皇權之爭已經讓他感到了疲倦與厭倦,那麼殘酷那麼喪失人性的爭鬥,父子,手足,都為了權利與皇位而變得那麼冷漠薄情寡義。
他曾經因了自己的得寵,因了自己的智勇與才幹也對皇位有過奢望,也曾設想過有一天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如何去成就一份名傳千古的偉業,可是現在,那皇位在他的眼裏卻隻有鮮血與冷漠,隻有痛苦與陰謀,他對於它,再無奢求。
軒轅翔隻是想洗清自己的冤屈,以正自己堂堂男兒的名譽,不管害他的那個人究竟是誰,他都並不想再去以牙還牙的拚死相鬥,隻要對方能適時的收手,不再殘害無辜,還他一個清白,那就可以了。他希望這一次可以讓自己有機會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他會慢慢的淡出這個皇權相爭的圈子,帶著那個執著愛著自己的女子去過另一種淡泊人生的生活。
可是就連這一點,他最終都沒有做得到。就在相同的時間段,那一幕幕已經上演過四次的噩夢一樣的死亡情景又一次重複的出現了。他眼睜睜的看著她發作,看著她掙紮,看著她在短短的時間裏死去,就在他的眼前,在他的無力與愧疚中,與前四個女人一樣的死去了。
一切,都隻是因為他的退讓,他的無底線的放棄。
\t 他愧疚,他痛苦,樹欲靜而風不止,他的退讓換來的卻是對方冷冷的嘲笑,和喬允珊的死去。他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而不能原諒自己,不願意接受這種殘酷的現實,他隻能選擇聽從六王爺的勸告暫時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