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六十歲了,牙齒掉了一半,頭發也白了一半。可是他的精神很好,身體也不差。
爸爸自從一九九六年坐牢起,已經蹉跎歲月將近二十年。阿呆從上海回來之後,喚起了他內心作為父親的責任心。
當時五十多歲的父親開始撿起了榔頭和鋸子,回歸了他的木匠本色,似乎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阿呆很慶幸父親能有這樣的改變,於是他自己工作起來也更加勤奮更加賣力了。
可每當到了陰雨天氣,或者是寒冬臘月。父親總會告訴阿呆他的腿疼,腳板發脹。
阿呆知道,這是父親年輕的時候,爭強好勝,不顧冰水刺骨,跳進水裏幹活。從此落下了病根……
阿呆於是帶著父親去看病,在醫院裏抓中藥回來熬著吃。
可是,時間過去了半年之久,依然沒有什麼好轉的跡象。
阿呆感覺很愧疚,為什麼去了醫院依然沒有作用?細思之後,阿呆想起十餘年前爸爸就對他提起腿疼的事情,這是老毛病了啊!怎麼可能那麼快就治愈?
阿呆開始不相信醫院,他開始求助於百度醫生。阿呆在百度醫生上找到了北京三甲醫院裏的主治醫師,對方還是個博士生導師。在將父親的病情和病灶圖片上傳之後,對方建議先服用痹祺膠囊試試。
阿呆照做了,他一次性給爸爸購買了許多痹祺膠囊,夠他吃好幾個月的。
爸爸服用之後,也反映說,感覺疼痛有所緩解……阿呆舒心地笑了!
除此之外,爸爸經常有睡覺不蓋被子的壞習慣。遇到春東交替,氣溫變化,容易引發感冒。
隨著爸爸年老,抗體和免疫力下降,整個人一感冒發燒就不太容易康複,非要掛吊瓶不可。
一個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就會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就容易引發疾病。
爸爸就是這樣的人,他整日的風風火火在外打拚,卻不知給自己的身體上保險,根本就不注重養生。
阿呆不止一次向爸爸強調養生的重要性,卻招致一次次煩亂的拒絕。阿呆就退而求其次,給爸爸說至少他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爸爸還是一心向外!姑奶說,你爸爸就義了。奶奶也說,你爸爸就義了。意思就是說,他到死也就這樣了。阿呆聽後黯然神傷,他既改變不了爸爸的思想,也不能處處緊跟著爸爸照顧他的身體。
阿呆想起了海明威的成名作《老人與海》,他曾不止一次閱讀著那精美的短篇。如此看來,爸爸最終的歸宿就像是那個老人一樣。
一個老人,不顧一切地去拚命,盡管他最終仍然一無所獲,可他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爸爸此生遭遇了太多少悲劇,他的性格也有著巨大的缺陷。可他依然是阿呆心目中的英雄,阿呆依然愛他尊敬他……
此後,每當看見爸爸的身體露在被角之外,他就慢慢的給爸爸蓋上,不至於驚醒他。
每當季節交替,阿呆就會提醒爸爸注意添減衣裳,防止體溫的過度變動引發感冒。
阿呆原來在春東交替之時也容易感冒,久病成醫的他注意到了這種規律,遂把經驗傳遞給爸爸。
這樣一來,父子倆都減少了感冒發病的次數。
二零一九年的冬季,爸爸疝氣發作,疼痛不已,就回到伊犁老家做了手術。
阿呆生意太忙,顧不上照看,就囑咐爸爸請護工。可是臨到手術的那天,院方卻告知他沒有護工。
不得已,阿呆隻好火速買了車票,趕回去照顧。自己的許多客戶訂單,就交給堂弟去做。
在醫院買飯,端便的那幾天,客戶的電話依然不斷。阿呆隻好能推就推,推不了的交給堂弟。
好在,經過三四天的養息,爸爸能夠下床了。爸爸對阿呆說,趕快回去吧,我可以照顧自己了……
阿呆看爸爸的精氣神有所恢複,於是火速從網上訂了車票,趕回了烏魯木齊……
回來之後,阿呆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真是一對難父難子啊!
世界讓其孤獨,爸爸還有個兒子可以陪伴。可阿呆自己呢?他什麼都沒有,他甚至還沒有一個穩定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