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十五節 日本動漫 2(3 / 3)

內涵動漫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以內涵為中心,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以及對世界的思考。這類動漫多數不為許多人所知,近兩年也很少再有這類動漫出現。通常它帶有很濃的悲哀氣息。《四月一日靈異事件簿》《COWBOYBEBOP》《LEVELE》《空之境界》《攻殼機動隊》《地球防衛少年》《交響詩篇》《SchoolDays》《鋼之煉金術師》《奇諾之旅》《MONSTER》《妖精的旋律》《調酒師》《東京地震8.0》

大概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的漫畫慢慢地在中國傳播開來,很多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看過很多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本漫畫會那麼流行呢?

這主要是因為日本漫畫有著非常強的針對性。日本漫畫是按照讀者群的年齡和性別進行分類的,可分為兒童漫畫(以6~11歲的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內容簡單易懂,如《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等)、少年漫畫(以6~18歲的少男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少女漫畫、唯美漫畫、女性漫畫(以超過20歲的女性,尤其是家庭婦女和白領女性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如:會長是女仆、青年漫畫(以18~25歲的青年男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有著更多成人化的元素,內容多表現上班族和大學生生活)等等。

日本漫畫的閱讀順序日本漫畫基本由格、登場人物、背景、文字氣球、音喩、漫符、台詞和其他技法構成。日本漫畫的閱讀順序(格的排列)一般是從上往下,從右至左(同一行中);在同一格中閱讀文字氣球中的文字也是從上往下,從右至左。這和傳統日語文字的排列順序相一致。雖然多數出版商在出版日本漫畫外文版時保持了這種風格,仍有一些外文出版商把漫畫的閱讀方向改為從左至右,這樣的作法可能會違背原作者的意圖,有時也會造成完整的圖片(如覆蓋兩頁的格)斷開的情況。

編輯本段日本動漫史上三次高潮

日本動漫史上的三次高潮,分別指《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0079》,《新世紀福音戰士》。《宇宙戰艦大和號》(原題:宇宙戦艦ヤマト)是日本讀賣電視台1970年代起製作的動畫係列作品,同時也是劇中登場的宇宙戰艦及主題歌名稱。台灣中華電視公司播出電視版第一、二部時的譯名則為《宇宙戰艦》。《機動戰士高達》(原題:機動戦士ガンダム,英文:MOBILESUITGUNDAM)是日本機器人動畫變革的先驅,以及開創後世“寫實機器人”動畫潮流的著名動畫作品,共43話。初於1979年4月7日至1980年1月26日之間,由朝日電視網所屬的名古屋電視台播映。

《新世紀福音戰士》(日語: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英語:NeonGenesis《EVA》Evangelion;大陸早期引進:2000天鷹戰士),又稱《EVA》。是日本動畫公司GAINAX的機器人動畫作品,由庵野秀明導演,於1995年在日本首次放送,共26話,於1997年上映了兩部劇場版《死與新生》與《THEENDOFEVANGELION》。2007年,開始了全新四集新劇場版的計劃,其中頭兩集《序》和《破》已經上映。《新世紀福音戰士》最開始是典型的機器人動畫(實際上不是的),故事注重描寫戰鬥場景和人物對話。隨著情節推移,故事逐漸變成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精神分析式的敘述,在結局數話更將此特點發揮到淋漓盡致。《EVA》革命性的強烈意識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學意象的運用,使得它在日本掀起被稱為“社會現象”程度的巨大回響與衝擊,並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裏程碑。許多動漫欣賞者常視其為日本曆史中最偉大的動畫之一。在中也可以看出其影響,比如“同步率”。於日本文化廳所舉辦的“日本傳媒藝術100選”中,《EVA》也被票選為史上最經典動畫。

編輯本段機器人動漫三次革命

超時空要塞“機器人動漫三次革命”,又稱日本軍事科幻動畫三大不朽係列,指《機動戰士高達0079》,《超時空要塞》,《新世紀福音戰士》。《超時空要塞》(日語: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英語:TheSuperDimensionFortressMacross),又譯為馬克羅斯,中國電視公司播出時稱為宇宙戰艦,衛視中文台曾經以馬可羅士之名重播。1982年10月3日首次在日本電視台播出,共36話,超時空係列的第一部;而香港亞洲電視中文台(現稱本港台)則在1984年10月啟播該作品。該劇被認為是日本動畫時代的裏程碑,與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並稱為日本軍事科幻動畫三大不朽係列。《超時空要塞》描述星際戰爭中幾對男女之間的經曆。是首部結合偶像歌手、戀愛、戰機變形機器人等元素的係列動畫片,帶起一波新的動畫狂熱,其中人物的用語更成為ACG狂熱者的自稱,參見禦宅族。1985年,美國金和聲公司購得該片版權,且和《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紀》重新改編為《太空堡壘》,並得到巨大成功。”阿三也搶著說道!

坤想看著倆個變態一樣的看著這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