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十節 日本人1(2 / 3)

“一個一個說行嗎?”坤說!

“我先說!日本人給人印象比較深的生活習慣有以下這些:

勤洗手

日本人喜愛清潔,從洗手做起。飯前便後洗手、回家之後要洗手,這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日本自來水的潔淨標準高,飲用生水不擔心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以,在日本的住宅、飯店或公園裏,人們口渴時就擰開水龍頭解渴。

勤刷牙

日本人愛護牙齒,每次飯後有刷牙的習慣,不少日本人辦公室裏都要放一套牙具。還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東西就會漱口刷牙。飯後刷牙,清除牙齒中食物的殘留,對保護牙齒相當有益呢。

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臨睡前泡澡,有助於晚上睡眠好,有的人還會在早上起床之後洗澡,甚至是留長發的女性,這樣能在早晨出門時保持精神煥發。日本人喜歡泡溫泉也是出了名的。去泡溫泉前,大家都會自覺地在淋浴下把身體洗得很幹淨,然後再去溫泉內浸泡。

勤換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別是女性,每天都要換內衣和外套,否則會被懷疑沒有回家過夜。

不隨地吐痰

研究證明,很多病毒和細菌藏在痰裏。日本人認為,不隨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時也對社會負責的表現,代表著個人教養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隨身帶的紙巾上,然後扔進垃圾桶。在東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跡,十分幹淨。

不邊走邊吃

在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場所吃東西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街頭食攤出售快餐食品,但買下後吃完再走才是有禮貌的。

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禮節,國人之間幾乎不握手,隻有和外國人見麵是才偶爾握握手。

說話輕聲細語

日本人在公共場合一般不大聲喧嘩,說話輕聲慢語,因此減少了唾沫橫飛的現象。飛沫,可是傳播不少呼吸道疾病的“凶手”呢,當然也是“非典”的重要傳播途徑之一。

香煙灰有專用袋

在日本,買香煙的同時還會收到店員附送的煙灰袋,有些商店中也會出售煙灰袋。這種小袋內有隔熱鋁膜的,可以放在衣袋裏隨身攜帶。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時候,把煙灰煙蒂彈入袋子內,收集起來,然後再扔掉。

垃圾分類盛放

垃圾分類在日本尤其細致,住戶必須按可燃和不可燃分別裝入垃圾專用袋,垃圾也不是隨時可以往外扔的,哪天可以扔可燃垃圾,哪天可以扔不可燃垃圾,每個街區都規定了時間和地點,然後由環衛工人收走後,送到垃圾處理廠,或再利用、或掩埋和焚燒。

朋友親友串門較少

跟熱情好客的中國家庭相比,日本人互相串門的情況相對少一些,也不太在家中接待客人,這大概是因為一般日本人的住房比較狹小的緣故吧。

主婦每日打掃衛生

日本一部分婦女婚後在家做全職主婦,她們日常活動範圍不廣,灑掃庭院就是重要的工作。房間裏或是榻榻米或者是地板,主婦每天都會認真擦洗,就像《聰明的一休》裏那樣。

日本人有送禮習慣

日本人講究禮儀,有送禮的習俗。但一般送些對其本人沒啥用途的物品,於是收禮人可以再轉送。日本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和名酒及中藥,對一些名牌貨也很喜歡,但對狐獾圖案的東西則比較反感,因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征,獾則代表狡詐。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隻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團結和堅忍不拔

大多日本人都有較強的個人能力與團結能力。這讓世界多國的人羨慕。——賣力工作的人們、努力學習的青少年、他們有夢想,團結、意誌堅強、不屈不饒。”狼博把日本人好的一麵都說了!

“日本人的養生之道

日本已連續12年成為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

[強烈的健身意識]

二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許多人懷裏揣著冷飯團、喝著生醬油去修建海底隧道和高架橋梁。在惡劣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裏,普遍矮小體弱的日本人意識到了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隨後,日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對國民提出:“加強運動,達到熱能的平衡”、“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充分活動身體,進行合適的運動”等等。強烈的健身意識成為日本人長壽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