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唯有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也唯有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決定權。不必在意別人冷漠的表情、竊竊私語;不必費心去猜測、琢磨別人怎樣評價你,安心地做好自己,讓心靈自在飛翔,生活也就跟著輕鬆了、愉悅了。
【安心之道】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佚名
◎ 沒錯,我就是黑桃A
“嗨,我算老幾呀?”我們不難聽到這樣一句發自肺腑的話。在這些說話人的心中,站在自己前麵的人太多了,自己真的不知道是第幾。尤其是看到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總覺得自己如醜小鴨一般,絕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可是,你想過沒有——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是第幾的人,又有誰會看重他呢?
事實上,看輕自己的人,無論對待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這等於藐視自己的能力,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爆發自身潛能。如果你希望活得快樂,活得安然,就要學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第一!
看一下下麵這個故事,相信你會明白為什麼自信那麼重要。
小時候,基安勒隨父母移居到美國,由於家境貧困,從此他也過起了悲慘的童年生活,痛苦和自卑也成為他的不良的印痕。有一天,他忍不住質問父親為什麼他們會這麼窮,他那碌碌無為的父親告訴他:“認命吧,孩子,你將一事無成。”這個說法令他十分沮喪,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直到有一天,母親告訴基安勒:“你要永遠記住,世界上沒有誰跟你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母親的話燃起了基安勒心底的希望之火。從此,他認定自己就是第一,沒人比得上他。當第一次去應聘時,基安勒沒有交出自己的名片或者簡曆,而是遞上一張黑桃A。黑桃A在他們的國家代表了最大和最強。當時,老總怔了一下,然後直盯著他的眼睛,問他:“你是黑桃A?”“沒錯。我就是黑桃A!”基安勒也注視著老總的眼睛。“為什麼是黑桃A?”老總的目光有些咄咄逼人了。“因為黑桃A代表第一,而我剛好是第一。”基安勒迎著老總的目光,毫不回避。就這樣,基安勒就被錄用了。之後,基安勒每天睡覺前都要重複幾遍說:“我是第一,我是第一。”日複一日,這種鼓舞性的暗示堅定了他的信念和勇氣。他成功了,而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他一年推銷1425輛車,創造了吉尼斯紀錄。
基安勒為什麼能夠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窮小子一躍而為世界富翁?秘訣就在於自信,是自信貫穿於他的事業,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礎。你敢不敢像基安勒那樣對別人大聲地說“沒錯,我就是黑桃A”“我是第一”?
分析許多都市人士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天時不利,也不是因為能力不濟,而是因為自我心虛,懷疑自己的能力,總覺得自己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馬克思說:“偉大人物之所以看起來偉大,隻是因為我們自己在跪著看他。站起來吧!”自卑正是使你下跪的原因,而跪著的你,並不是你真正的高度。
是啊,站起來吧!不論出身優劣,才幹大小,天資高低,成功都取決於堅定的自信心。無論何時,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最棒,相信“我是黑桃A”!不管能否成為現實,在意識裏播種“我是第一”的信心,這樣,我們的個性就會真正成熟起來,我們的能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世界上本沒有什麼依仗魔力便獲得成功的人,誰也不是天生的偉人。開始時,其實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隻是那些成功的人總是願意相信自己,先堅定自己必勝的信心,並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這正印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相信自己‘能’,便攻無不克。”
從20世紀初開始,無數人都渴望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在4分鍾內跑完1英裏。1945年,瑞典人根德爾·哈格跑出4分1秒4的成績,此後的八年裏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創下的成績,而且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做不到。在這沉寂的八年中,就讀於牛津醫學院的羅傑·巴尼斯特卻始終夢想著突破4分鍾極限,他是個不服輸的人,也堅信自己能夠做到,他不停地提高跑步速度。終於在1954年,羅傑·巴尼斯特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跑出了3分59秒04的成績,打破了關於“極限”的這個概念,書寫了新的世界紀錄。
麵對8年無人打破的“極限”,巴尼斯與常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份“我能夠成功”的積極信念,這促使他不停地提高跑步速度,最終得償所願。試想,如果巴尼斯特內心的信念是虛弱的,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不行,無法超越紀錄,那麼即便他具備了能力,恐怕也會因為不自信而真的不行。
當然,“我是黑桃A”不是夜郎自大、得意忘形,更不是毫無根據地自以為是或盲目樂觀,而是指:在無人為你鼓掌的時候,給自己一點鼓勵;在無人安慰自己的時候,為自己擦掉淚滴;在自慚形穢的時候,給自己一點自信。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就不會隨意地貶低自己,也不會感到壓力重重。
下次,假如有人問你:“你是不是第一?”你該怎樣回答?如果你渴望成功,並且意識到需要在頭腦中播種爭當第一的信念,就回答:“當然是第一!”為什麼一定是第一呢?很簡單,因為你本來就是第一。在心裏多念幾次,慢慢地你定會發現,自己真的很棒了!人生也變得更美好!
【安心之道】
偉大人物之所以看起來偉大,隻是因為我們自己在跪著看他。站起來吧!
——卡爾·馬克思【德國】
◎ 演好自己,你,就是主角
什麼是最成功的人生呢?這個概念實在過於抽象。但唯有一點是必須堅信不疑的,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並不在於你獲得了多少東西,也不在於你一定要做得比誰更好,而在於你必須要做好自己,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下麵這則寓言也許能說明問題。
一隻大貓看到一隻小貓在追逐它自己的尾巴,於是問:“你為什麼要追逐自己的尾巴呢?”小貓回答說:“我了解到,對於一隻貓來說,最好的東西便是幸福,而幸福就是我的尾巴。因此,我要追逐我的尾巴,一旦我追逐到了它,我就會擁有幸福。”“傻孩子,”大貓說:“在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認為幸福就在尾巴上。但後來我發現,無論我什麼時候去追逐,它總是逃離我,於是我放棄了。結果呢?當我著手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才發覺無論我去哪裏,它都會跟在我後麵。”
看到了吧,獲得幸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去追逐它,不向別人要求它。或許,你現在做得不夠好,覺得自己與成功還有千裏之遙;或許,你現在做得很好,覺得自己還想再做得更好。但是,不如自己也好,超越自己也好,成功的標準不高也不低,它隻需要你做好自己。
的確,戲劇小人生,人生大舞台。每個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員。每個人,都是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自己的演員。無論你是光彩照人的大人物,還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演好自己。隻要你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優勢,就能讓自己精彩,給人留下印象。
莉莎今年隻有8歲,非常熱愛表演。有一天,學校要排演一個大型的話劇“聖誕前夜”。莉莎感覺到自己的機會就要來了。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莉莎走進了麵試的地點。她原本以為,自己會成為主角,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卻隻是扮演一隻小狗。回到家,莉莎無比失望,連晚飯也不想吃。媽媽看到莉莎的這個樣子,心裏也很難受,便和她聊天:“莉莎,你得到了一個角色,不是嗎?”莉莎紅著眼:“媽媽,你別安慰我了,我隻能演條狗,隻好汪汪叫!”媽媽看著她,嚴肅地說:“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你不要看不起這個角色,你完全可以用主演的心態去演戲。你隻有投入進去,才能夠演好,即使角色隻是一隻狗,你也可以成為主演。隻要擁有主演的心態,你就是主演。”莉莎聽了媽媽的話,一個人對著鏡子喃喃自語:“對啊,其實我需要的是一個上台的機會,而不是一定要當主角!那隻小狗狗,我不該看不起你的,畢竟你就是我。”從這以後,莉莎再沒抱怨過什麼,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練之中。很快聖誕節到來了,盡管莉莎不是主角,可是她用心地表演,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甚至,她的精彩已經蓋過了主角,所有人都被她那精彩的演技折服了。那個夜晚,幾乎所有的人都記住了那隻汪汪叫的“小狗”,莉莎激動得熱淚盈眶。
雖然扮演的隻是一隻汪汪叫的小狗,但是莉莎用心的表演,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生活中,如果我們像安妮那樣努力,帶著主演的心情去生活,把自己當成是主演,那麼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正是那個羨慕已久的主演。
有的人一生也沒有掙到房屋數棟,一輩子也沒有擁有過香車美女。但是,他們一直安安心心地做自己,體現出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回憶此生之時覺得不怨不悔,自己的口碑在圈中極好。這不也算是一種成功嗎?他們沒有在金錢、權利上有所收獲,但他們收獲的是整個人生。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隻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隻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不論好壞與否,你隻能耕耘自己的小園地;不論好壞與否,你隻能在生命的樂章中奏出自己的發音符。”
人每天奔波在繁華都市中,所追求的應當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自我珍惜。所以,我們不該為自己是他人眼中的主角就揚揚得意;也不要為別人的轟轟烈烈而無地自容;更不要為自己的平平常常而妄自菲薄。你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隻要能夠盡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一種快樂,就是一種成功!
農民是幸福的,因為沉甸甸的稻穗;
工人是幸福的,因為飛濺的鋼花;
園丁是幸福的,因為綻放的花朵;
演好自己的角色,生命就不會白費。
【安心之道】
戲劇小人生,人生大舞台。重要的是你要演好自己。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