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娶新婦寄存貨物(2 / 3)

明朗見黃茂林抱著慧哥兒在院子裏玩,忙上前打招呼,“姐夫來了,這是我大舅兄。師兄,這是我姐夫,原來多次陪我參加過考試的。”

因黃茂林抱著孩子,秦玉炔先衝明朗擺手,“不用你說,我自然記得黃掌櫃。原來在府城,咱們住過一家客棧的。”

說完,又衝黃茂林拱手,“黃掌櫃好,幾年不見,聽說黃掌櫃越發有本事了。今兒為了我們,倒勞動您了!”

黃茂林把孩子遞給小柱,也拱手還禮,“秦大公子好,您看著風采更盛了。咱們都是實在親戚,不說那些客套話!我沒讀過多少書,最仰慕你們讀書人,今兒特意帶了一壇子好酒過來,晚上咱們不醉不歸!”

秦玉炔是個性子疏朗之人,這幾年專門給秦先生跑腿,整天與外頭人打交道,並沒有多少身份門第之見,見黃茂林說話豪爽,也哈哈笑了,“我酒量不好,黃掌櫃可要讓著我些!”

明朗笑著把師兄和姐夫迎進了堂屋,葉氏和梅香從廚房裏出來了,秦家姑嫂先給葉氏行禮問好,再與梅香相互見禮。

梅香拉著玉茗的手,“幾年不見,妹妹長高了,也越發好看了!”

玉茗笑著回答梅香,“姐姐才好看呢!”

小柱抱著慧哥兒站在一邊,玉茗看見慧哥兒,忙從荷包裏掏出一個梅花樣子的小銀錠塞到慧哥兒手裏,“這是慧哥兒吧,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這朵小梅花給你拿去玩!”

玉茗來之前就問過明朗,晚上會有哪些人,明朗隻說有姐姐一家三口和姐夫的徒弟,其餘並無旁人。

玉茗是個細心人,就給慧哥兒準備了這個小巧的小銀錠。那小銀錠小的很,估計也就值個半兩銀子,好在是花樣好看。

梅香忙謝過玉茗,“妹妹還沒吃過我們一口茶,我們倒先偏了妹妹這樣好的見麵禮。”

堂屋裏,八仙桌已經擺好了。明朗把秦玉炔和黃茂林請到了東麵坐上席,他自己帶著明盛坐在北麵,梅香抱著慧哥兒與秦大奶奶坐在西麵,葉氏帶著玉茗坐在南麵,旁邊加了個高凳子,讓蘭香坐在一邊。小柱、麥芽和秦家丫頭沒有上桌,葉氏在廚房給他們留了飯菜。

葉氏買了一壇子酒,黃茂林來的時候,把自己從縣城帶回來的一小壇好酒也帶了過來,葉氏家裏還有米酒。

明盛起身,給秦玉炔、黃茂林和明朗各倒了一盅酒,又給眾女眷們一人倒了一小碗米酒。

秦玉炔起身,先向葉氏敬酒,感謝葉氏辛苦準備的酒菜。

秦家是女方家,卻這樣客氣,葉氏忙說了一堆謙虛話。但她是個婦人,不好和秦玉炔說太多。

韓敬平不在了,黃茂林這些年在韓家對弟弟妹妹們來說,如兄如父。他忙向秦玉炔敬酒,表達一下男方的感激,將姿態擺低一些,顯示出娶親的誠意。

有黃茂林和秦玉炔客套,葉氏不再說話,明朗即將要做新郎,也不好開口。

說著說著場麵就熱鬧了起來,秦玉炔這幾年和外頭人打交道,十八般本領樣樣都會,與黃茂林劃起拳來,哪裏還看得出他是個秀才郎!若不看他的相貌和穿著,隻看他劃拳的氣勢,就跟那街頭糙漢子似的。

上席上兩個人喝的熱鬧,梅香也陪著秦大奶奶說話,葉氏照顧玉茗和蘭香。

秦大奶奶生養過兩個孩子,與梅香說起養兒經來,真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一頓酒席,賓主盡歡。

自那以後,梅香每天下午都會回娘家幫忙。葉氏和梅香操持家裏的事情,外頭定花轎和吹鼓手的事情,葉氏都交給了黃茂林。

一日,梅香與黃茂林吃過了午飯,把小柱留在家裏照看豆腐攤,夫妻二人抱著慧哥兒一起去韓家。

才剛出家門沒多遠,忽然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你道是誰,正是已經從韓家學堂退學了的王存周。王存周剛從縣城裏回來,也沒想到會遇到黃茂林夫婦。

雙方都愣了一下,王存周看見慧哥兒,再見梅香一身紅裙,頭戴金簪,雖生過了孩子,容貌卻越發俏麗。

他的心中又湧起了一些酸澀,但為了撐住場麵,他主動向黃茂林夫婦拱手,“梅香妹妹,妹夫好!”

黃茂林也拱手,“王家二哥回來了!這是要往哪裏去?”

王存周笑了笑,“我隻是路過,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黃茂林眯著眼睛對他笑,“明朗要娶親了,我們去給嶽母幫忙!”

王存周沉默了一下,半晌之後嗯了一聲,“那你們去忙吧,我先回家去了!”

雙方別過,整個過程中,梅香一句話沒說。

黃茂林若無其事從梅香懷裏把慧兒接過來,兩口子一路說笑著去了韓家。

梅香平日不怎麼打聽外頭的事情,黃茂林卻知道很多。

王存周始終過不了院試,後來,他到縣裏找了一家商行做賬房,總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但他年紀大了,說親事卻有些難。王存周的阿娘趙氏對媳婦又百般挑剔,年紀大的不要,長的醜的不要,家裏姐妹太多的不要,嫁妝太薄的不要。

就這幾個不要,生生把王存周拖成了二十歲的老光棍,王存周年齡越大,趙氏越不肯服輸。

也就今年春天,終於有人給王存周說了一個能讓趙氏看得上的兒媳婦。

這姑娘就是那家商行掌櫃的外甥女,今年十六了,長得不賴,家裏條件也不差。

黃茂林曾經很是好奇,這姑娘按說條件不差,怎的就看上了王存周?黃茂林三天兩頭去縣裏,沒費多少勁就打聽清楚了。

好家夥,這姑娘原來私底下和人相好過。那相好原是個戲子,長得冠冕堂皇,卻一肚子壞水。隻想勾搭的姑娘和他好上了,然後父母給一份豐厚的陪嫁,從此他就能靠著婆娘的陪嫁過日子。姑娘見他長得好,又滿嘴甜言蜜語,頓時把

什麼規矩都拋到了腦後。

被父母發現時肚子裏都懷上了,父母一碗藥把剛懷上的孩子打了下來。

姑娘懷孩子的時候才十五歲,也沒人能看得出來。無非就是忽然精神不濟,過一陣子又好了。

王存周對外說定過親,因八字不合又退了,遲遲未有合適的。掌櫃的一聽就上了心,外甥女的事情他也知道,親妹妹托他幫忙尋摸。

掌櫃的一見王存周就相中了他,年紀大一些也無妨。在掌櫃的撮合之下,雙方定了親。

趙氏得了個這麼好的兒媳婦,頓時熱鬧的整個平安鎮都知道了。梅香略有耳聞,並不放在心上。王存周如何,早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

平安鎮的人自然不知道那姑娘的底細,但縣城裏,隻因那戲子嘴巴不嚴,有不少人都知道他把人家黃花大閨女弄大了肚子。

黃茂林聽到了許多閑言碎語,但他隻是聽一聽,回來後並沒向任何人多說一句話。

如今自己和梅香過得好,那管他王存周娶了什麼樣的婆娘!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梅香不想惹事,趙氏卻仍舊不肯放過她。

王存周上個月才定親,趙氏覺得小兒子終於找到個可心意的兒媳婦,又年輕,又漂亮,還是縣城裏有錢人家的姑娘,把那韓家母老虎甩出了五條街去!

趙氏開始到處炫耀自己的兒媳婦,話裏話外無非是當然自己有眼光,及時退掉了母老虎,若不然哪裏有現在這樣好的親事。

這些閑話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飛遍了平安鎮。

葉氏本來正在準備兒子的親事,無意中聽到了兩耳朵,頓時氣的飯都吃不下了。

黃茂林的消息更靈通,一聽見趙氏話裏話外編排梅香,他立刻把那姑娘和戲子的風流韻事傳了出去。

趙氏聽到後,如同晴天霹靂!她立刻質問王存周,姑娘可是有不妥?

王存周平日裏隻顧著幹自己份內的事情,並沒有去打聽太多,且他如今對娶妻之事並不抱太多幻想。

院試兩次落榜,讓王存周曾經夢想中的官家小姐紅袖添香的場景成了泡影。這次定親,他感覺自己終於完成了一項任務,阿娘也不用再整日咒罵。

趙氏有沒有打聽到姑娘的實際情況,黃茂林並不清楚,他也不想去操心此事。王家如何與自己並無關係,但誰也不能中傷梅香。

小鎮上每天都不缺新鮮事,趙氏的閑言碎語很快就被淹沒掉。葉氏後來聽到了王家兒媳婦的閑話,暗地裏呸了兩口,活該!

既然流言已經平複下去,葉氏自然不會到女兒麵前傳話,黃茂林就更不會說了。楊氏不敢說,如蓮香等人隻有幫著痛罵趙氏的,也不會傳這種流言。從頭到尾,梅香毫不知情。

街頭的一次偶遇,就如同樹上掉了一片葉子一樣簡單,連灰塵都沒打起幾個,很快就被黃茂林和梅香拋到了腦後。

忙忙碌碌準備了一個多月,明朗成親的一應事宜終於都預備妥當了。

梅香是明朗的

親姐姐,從頭到尾一直在幫忙。成親當日,韓氏族人都到鎮上來了,學堂裏的學子們都放假回家去了。

有一些家長還跑來送了份禮,喝了杯喜酒回家。

各路親戚都來慶賀,外麵有韓文富、韓敬奇和黃茂林操持,內事有蘇氏、周氏和梅香幫襯。

正日子那一天,葉氏坐在上首,穿了一身新衣裳,受了兩個新人的禮,激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