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底,這期間,明盛不出所料過了府試,名次也不差,但院試兩年一次,要等到明年才能參加。
此時,葉氏忽然變得異常忙碌,無他,因為明朗要成親了。
葉氏去年與秦家商議,今年十月間娶玉茗過門。當時兩家議定下,秦家會提前派秦玉炔夫婦送玉茗回來。等成親前幾日,秦家夫婦帶著幼子再趕回來。
至於玉茗的嫁妝,首飾細軟之類的,秦太太早已預備好。一些粗笨的家夥,直接到平安鎮買現成的。
秦太太已經決定,大致給玉茗陪嫁幾樣家具就行了。韓家也不缺這些東西,有多餘的錢財,秦太太在榮定縣城裏給玉茗買了一間鋪子,一年單收租子也有個十幾兩銀子。鎮上的房子也做玉茗的陪嫁,韓家白用了這幾年,就算給租子也有不少呢。
因兩家連著親,秦家再不肯要租金,葉氏隻能把聘禮置辦得厚一些。
秦家離的太遠,葉氏去年帶著明朗過去的時候,把韓敬奇父子也一並叫去了。葉氏就在當地,花錢置辦了聘禮,請人一並送到秦家去。
至於秦家後麵如何發嫁,這是秦家的安排,葉氏並不過問,她隻管準備好自己這邊的事情。
考慮到秦家的親戚都在外地,成婚當日,女方家並不在平安鎮辦酒席。秦先生當初在平安鎮,也結下了不少善緣。榮定縣也有他的幾個師兄弟,到時候請了這些人一起送親,人雖少,身份都不差,也算體麵。
葉氏提前把新房準備好,原來明朗和明盛一起住在東廂房,西廂房空著的,正房西屋是蘭香住著呢。
葉氏本想讓蘭香搬到西廂房,把正房西屋留給明朗做新房。
明朗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阿娘,何苦讓妹妹搬來搬去。直接讓明盛搬到西廂房,我仍舊留在東廂房。正房西屋隻有一間,東西多了也鋪陳不開。東廂房有三間呢,一間做臥房,一間做小客廳,剩下一間做書房正好。”
葉氏有些猶豫,“你是長子,住東廂房原也說得過去。隻是你阿爹不在了,你如今是一家之主,我一個人占著正房,到讓你們用廂房做新房,這也說不過去。”
明朗忙起身,先給葉氏鞠個躬,“阿娘切莫說這些話,沒有阿娘哪裏來的兒子。就算阿爹不在了,這正房永遠都是阿娘的。妹妹還小,西廂房那麼大,妹妹一個人住在裏麵空蕩蕩的。讓她跟阿娘一起住在正房,我們也能放心。阿娘放心,我明兒給先生家去一封信,說明緣由。”
葉氏仍舊搖頭,“不行,還是用正房西屋給你們做新房。我想過了,你們兄弟還小,將來說不得還能再往前進一步。到時候你妹妹說的人家定然是體麵人家,而且,秦先生家裏是有丫頭的,等玉茗過來了,說不定會有陪嫁丫頭。我準備明兒也買個小丫頭放屋裏,讓她陪著你妹妹睡。”
明朗隻得作罷,聽從葉氏的安排。
過了幾日,葉氏果然從人牙子那裏買了個七八歲的小丫頭。這小
丫頭家裏姊妹眾多,父母養不活她,才把她賣了出來。
丫頭原名叫麥芽,葉氏也沒給她改名,算是留個念想。
葉氏讓麥芽陪著蘭香住在西廂房,明盛仍舊留在東廂房,明朗搬去了正房西屋。
葉氏又把原東廂房的書房搬到了前院兒,以後兄弟二人長大了,各自娶妻,一人弄一間書房占地方,共用內書房也不大合適,索性搬到前院去,弄一個大的外書房也就夠了。
秦太太當日與葉氏說好了,因路途太遠,不給玉茗陪嫁太多粗笨的嫁妝,新房裏的床和衣櫃什麼的,都讓葉氏預備。
葉氏提前就找了黃炎斌,打了一張新床,一個八開門的衣櫃,一張塌,一套梳妝台和梳妝椅,兩個五鬥櫃,這幾樣東西頓時把新房裏都塞滿了。
新房準備好了之後,葉氏又馬不停蹄的準備酒席的事情。
還沒等她準備好,秦玉炔夫婦送玉茗回來了。
當日一大早,明朗仍舊如往常一般教孩子們讀書。半晌午的時候,外麵忽然傳來聲響。
他讓學生們好生讀書,自己出去迎接秦玉炔夫婦和玉茗。
秦家三人坐了一輛騾車過來,帶了一個丫頭,車上麵還帶了兩個箱籠。
明朗趕忙上前付了車資,抱拳行禮,“師兄,大嫂,玉茗妹妹。”
秦玉炔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樣的,一個人把學堂打理的有聲有色。”
說完,秦玉炔打頭往屋裏走,其餘人跟在後麵。
明朗看了一眼玉茗,對她溫和的笑了,“妹妹一路辛苦了。”
玉茗有些羞澀,把臉扭到一邊去了,“你獨自一人打理學堂,你也辛苦。”
秦大奶奶笑著打岔,“這房子我們住了多少年了,得虧有妹夫在這裏看著,不然壞起來可快呢!”
幾個人說著就往屋裏走,韓家已經提前把屋子都收拾幹淨了,秦家人來了就可以直接住下。
學堂都在前院,葉氏平時做飯最多隻用一下後院的廚房,其餘房屋韓家母子從未動過。
秦家兄妹到來,學堂裏原來的一些學生聞聲而動,都跑過來和大師兄打招呼。
秦玉炔走了好幾年,一看這些學生們,有認識的,也有新麵孔,心裏也很高興,“幾年不見,你們都長大了許多。我聽說這兩年有好幾個人過了縣試和府試,好生讀書,大好的前程都在等著你們!”
學生們和秦玉炔以及明朗在正房裏說話,秦大奶奶帶著玉茗去了西廂房。
葉氏正在家裏準備午飯需要的菜,等她帶著蘭香過來之後,聽說秦家兄妹來了,立刻喜形於色。
學生們已經去學堂讀書了,明朗也跟了過去,後院隻有秦家人。
葉氏一進垂花門,秦家丫頭立刻發現了,忙去稟報大爺大奶奶,秦家兄妹一起出來給葉氏行禮問安。
葉氏問過秦先生夫婦,玉茗要給葉氏幫忙做飯,葉氏急忙攔住了她,“好孩子,你的心意我都知道。隻是你
們一路奔波,這會子正累著呢,趕緊去歇息會兒。你想給我幫忙以後有的是機會,不差這一天兩天的,有蘭香給我打下手呢!”
玉茗看了一眼蘭香,“妹妹長這麼大了!”她又看了看後麵的麥芽,有些奇怪,不知如何稱呼。
葉氏笑著解釋,“這是麥芽,我才買的丫頭,乖巧聽話的很。蘭香一個人住西廂房,我怕她害怕,特意買個丫頭陪她。”
玉茗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小姑子的丫頭,隻對著麥芽笑了笑。
時辰不早了,葉氏帶著蘭香去廚房做飯。秦家兄妹才來,今兒晚上韓家必定要請他們吃頓飯接風。晌午飯就算了,學堂裏都是學生,秦家人一貫主張和學生們吃一樣的飯菜。
到下午的時候,葉氏把家裏廚房翻了一遍,隻有些肉,豆腐可以去梅香家裏買一些,再殺一隻雞,雞蛋也有,上午周氏送來的蔬菜還剩下許多,光這些也不夠呀。
葉氏去了梅香家裏,弄了好幾樣豆腐,見梅香家裏養了一條新鮮魚,也一並拿了過來,還強行給了梅香錢。臨走的時候一再跟梅香和黃茂林說,晚上去她家吃飯。
把女兒家搜羅了一遍,葉氏又從左鄰右舍借了許多菜。菜色準備好了後,又讓麥芽去買了一壇酒回來。
葉氏仔細計算,晚上把女兒一家三口請過來,小柱也帶上,再加上自己家和秦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吃頓飯。
梅香也正在家裏和黃茂林說話,“秦家在這邊也無親眷,也隻能我們給他接風了。明朗和明盛在學堂裏,家裏全指望阿娘帶著蘭香操持,等會子我們先過去,幫著幹些雜活。”
這些小事情黃茂林全聽梅香安排,兩口子早早的過去了,梅香把慧哥兒交給小柱,係上圍裙就下廚房幫葉氏做飯。黃茂林拿起掃帚,把韓家裏裏外外都掃得幹幹淨淨。
蘭香帶著麥芽把堂屋裏桌椅板凳擦得一塵不染,又把晚上要用的杯碗盤碟都準備好,洗的幹幹淨淨,然後送到廚房交給葉氏。
梅香正在把雞肉放到鍋裏焯水,看了一眼麥芽,“阿娘,你買個丫頭花了多少錢?”
葉氏見麥芽走遠了,小聲回答女兒,“還不到三兩銀子!”
梅香卻歎了口氣,“好好的一個人,還沒牲口值錢,到哪裏去說理呢!”
葉氏問梅香,“你要不要買一個?這些小女娃,在家裏吃不飽穿不暖,父母心氣兒不順時,不免時常打罵。有時候被賣了出來,雖說骨肉分離,好歹能逃一條命。看她年紀這樣小,我連大聲話都沒跟她說過。”
梅香笑了,“我不買,家裏有小柱給我幫忙,我能忙得開。再說了,明朗身上有功名,買個丫頭也能說得過去。我要是跑去買個丫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要給茂林哥買個小老婆呢!”
葉氏笑著罵女兒,“胡說,茂林多好的人,你可不許編排他!你要是忙的過來也就罷了,等以後孩子多了,小柱的契約滿了定然要回家,到時候你再買也行。”
母女兩個一邊做飯一邊說著閑話,梅香來的時候穿的是
幹淨衣服,葉氏給女兒找了一件自己的舊衣服給她穿,等會子做完了飯再換回來。
學堂放學之後,明朗兄弟和秦家人一起回來了,葉氏和梅香也做好了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