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常一樣,到了晚上,陸正便乘著馬車出了皇宮,回了懷寧侯府。
自燕王入京,他每日裏都要進宮麵見燕王,有時去看看皇後,之後便會回到侯府,再分派各種事情。
自從三皇子謀逆之後,朝中大臣已被清洗了一批,不忠於三皇子的,當時便被解決了,而往常手握重權的幾位閣老,除了馮首輔還會管些事情,其餘四位,早已零落。
次輔喬閣老當初支持三皇子,很是風光了一陣,可三皇子逃走之後,喬閣老一家自然倒了大黴,至今還在大牢裏蹲著,聽說身體也敗壞的很了,再活不了幾日。
而申閣老這個老狐狸,本是支持燕王的,但三皇子得勢,申閣老竟立時轉了風向——三皇子封為太子的旨意剛下的時候,那老狐狸還第一個上書請求廢後,轉而請將德妃封為皇後的。
見風使舵的本事,滿朝之中無人能及。
倒是李閣老還算硬氣,先前便支持燕王,後來三皇子得勢,他也不曾奴顏婢膝,可運氣也差,被三皇子找了由頭發落以後,沒幾日便臥病死了,如今李家人扶棺回鄉,至今未曾回京都。
至於秦閣老,早年因春闈舞弊案牽連後主動辭官,如今倒是活得好好的,不過秦家已無實權,懷寧侯自不會多加關注。
懷寧侯府如今是今非昔比,儼然一個小朝廷。
懷寧侯剛回來,便有一群人迎上前來,商議城中的各種問題——如今也隻能商議這些了。
懷寧侯三言兩語打發幹淨,便回了自己的書房。
那些瑣事不值得浪費他的精力,而明晚的事情,才是他必須細心籌謀的。
如今京都的局勢已是危急,就懷寧侯來看,最多半月,定然城破。
到那時,京都以及京都以南的一片沃野,都將暴露在瓦剌人的鐵蹄之下,悲慘命運已是定數。
且退一步說,即便京都得守,景王還活著,將來誰能問鼎,還是個未知數,與其等到那時,縱容景王收複民心,以嫡長子之身繼承大統,還不如現在早做打算。
現在隻要燕王想走,便能立刻從南門出京,一路南下,順便收複京都以南的土地,既保存了實力也壯大了勢力。
而瓦剌大軍由京都景王一係的人馬牽製,一時間必然無暇他顧,這是天賜的好時機啊!
等到燕王拿下了大江南北的土地,或者說,隻要拿下了大江以南的地方,憑大江天險據守,無論如何也能抗住瓦剌的進攻。
隻要景王妃被困在這京都城中,陸正相信,景王那個癡情種定會來救,到時,死於亂軍之中也有可能,即便不死,實力也將大損,到那時,還怎能與擁有江南的燕王抗衡?
懷寧侯越想越興奮,與心腹幕僚又細細計議之後,便叫人去悄然安排,他自己則環顧自己的書房,暗想這滿滿一屋子的珍本不能帶走,也是可惜。
不過,隻要燕王能成功登頂,這些東西又算什麼?
到時候,自有更好的會被送到他麵前。
麻煩的是人,他該帶誰走?
兩個兒子都大了,已是他的左膀右臂,要帶走,兩個女兒也得帶著,如今燕王妃失蹤了,即便找回,也不得燕王寵愛,這正是女兒的好機會!
幸虧老母去年過身,倒是為他這個兒子省下了很多事,至於老妻……
懷寧侯正想著,就聽門外傳來小丫頭的聲音,道是夫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