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能搞清楚自己是誰,但“誰是我”的問題估計都沒遇到過。
陳啟現在就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個多出來的自己,到底哪個才是現在真實的自己。
他記得自己正在談戀愛來著,在一個高高的過山車上開心的叫著,前麵天空有一團七彩雲,很大很壯觀。
哢嚓,結果就成現在這樣了。
東海市?自己不知道。西陵市,自己也不知道。南山市,自己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個北平市。其他一大堆城市地名,自己都不知道啊。看來是那所謂的另一個自己占據了主導。
那個記憶裏的自己是個孤兒;這個記憶裏還是個孤兒,但有一個沒有結婚的養父,和六個關心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比那個記憶要幸福得多。
大巴車在平穩的行駛,車載音樂正在愉悅的播放,陳啟旁邊戴著帽子的青年站起來,說道:“今天有幸和大家同坐一個車,我給大家唱首歌吧。”他摸出一把吉他。
乘客們叫好,司機關了車載視頻。
在路上的風景,
有你我同行。
在路上的心情,
和世界相親。
我願高歌一曲,
讓世界更美麗,
去那高山看,
去那森林聽……
陳啟知道這首歌是一個叫張興的藝人唱的,名字叫做《晴》,旋律簡單美好,歌聲流暢優雅。也不知道是那個記憶占據主導,有一種很好的感覺。
大家都很開心,大家提議各唱首歌。一首首歌在車中回響,有《午夜》、《那個天真的自己》、《快樂回家》等等。
歌聲能拉近人的距離,同樣能拉近和世界的距離。
陳啟很開心,感覺自己找到了融入的點,於是他也唱了一首歌。
心中有道風景線;
綠水青山映藍天。
春華秋實人更好;
景秀山河綻新顏。
心中有道風景線;
愛如潮湧夢也甜。
情真意切我們好;
幸福美滿永相伴。
風景好心情好……
眾人驚歎,這首歌沒聽過啊。
小夥也很精細,難道還遇到了才子?
小夥子輕聲問他:“哥老倌,我叫張興,你叫什麼名字?”
陳啟啞然,看小夥壓低帽子,他說:“我叫陳啟,來這邊旅遊。”
張興點頭,說:“我也是來旅遊的。現在忙得很,公司那邊又管得嚴,我都快不認識自己了。”
陳啟以為遇到了知音:“我也是。工作五六年了,每天都在忙,感覺自己是另外一個人了。”
張興讚同:“是啊。不過,自己就是自己,我們掌控不了太多,但自己能掌控自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