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名臣(1 / 2)

第1088章 名臣

一係列措施下,讓肅陽的富戶人家,看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災情期間,民工工價低廉。

一時間,不少人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開始趁此翻修庭院,或動工其他土木。

民工從哪招,當然是災民。

官府也開始翻修一些陳舊的建設,疏通河道,鋪路架橋等。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官員認為,本就是災區了,還如此大興土木,這不是災中之災嗎!

可效果顯而易見,由於以工代賑的實施,使許多災民都有了工作,再不用為一日三餐而發愁,不僅有效的控製了災情,更是趁此興修了許多工事,有效推動了貿易、飲食、工匠、民夫等多個行業。

而在聽聞肅陽糧價天高的消息後,那些沒有受災地區的商人,更是蜂擁而來。

這時候,市場杠杆開始發揮作用,糧商一多,糧食必然就會掉價,這是毫無疑問的。你不遠千裏,帶了這麼多貨來,賣不賣,不賣就得白跑一趟,虧死你。

加之官府推波助瀾,居高不下的糧價瞬間就跌回了正常水平,不但解決了缺糧之苦,還順手狠狠打擊了那些企圖屯糧,大發國難財的奸商們。

一代名相,可不是吹的,劉玉之治理國政都得心應手,何況區區一郡。

短短兩月之間,肅陽的災情,就跟奇跡似得穩定了下來,朝堂一片嘩然。

可劉玉之卻是急匆匆趕回了都城,於王宮書房內,簡單明了的向蕭遠提出了一個問題:貪汙。

肅陽是穩定了,可災荒範圍不小,在朝廷賑災政策,和大力撥銀,轉運糧草之下,其他地區的災情,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已有大量逃荒的趨向。

有政策,有幾千萬兩賑災款,又有百萬石糧草,還能如此,要麼是官吏無能,要麼就是貪贓枉法。

顯然,劉玉之更相信是後者,他正色說道:“人心有欲,見利則動,朝廷發千萬之銀,以濟蒼生,枉法官吏不免垂涎,類多染指,或大入小出,或詭名盜支,或冒名關領,情弊多端,弗可盡舉,此,大王不可不察也。”

蕭遠聽完,差點被氣炸了,貪別的還好,貪這種國難財!

砰的一聲,他一拍桌案,猛的站了起來,怒聲說道:“此等行為,喪盡天良!任他是誰,查一個砍一個!絕不姑息!”

“丞相全權賑災一事,當為本王分憂,多多操勞。”

“可是大王。”劉玉之一臉為難道:“臣要處理所有地區的災情情況,明日,即要趕赴幽州,再查貪汙的話,恐,恐力不從心,無法左右兼顧啊。”

他說的是實話,秦相確實輔國之才,可人,分身乏術啊。

蕭遠深吸了一口氣,剛要說話,不過劉玉之卻又道:“不過,臣保舉一人,定能肅清貪腐。”

話說到這裏,蕭遠不用再問,已經知道他說的是誰了,也跟著暗鬆了口氣,幽幽說道:“傳王令,召柳長卿回都。”

“大王英明。”劉玉之當即施禮。

這就是一個丞相的胸懷,在這種時候,若是其他大官,肯定會力諫自己的親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