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憶 青蔥的年少時光(2 / 3)

周身,是成群騎著單車飛馳而過的少年,衣角翩飛,笑容陽光,她夾雜在其中頗有些落寞突兀。

她背著書包在路上一步步慢慢走著,望著遠處前方一個不知名的模糊黑點,一步步走去,周圍的學生變得稀少伶仃,寬長的林蔭道上看不見幾個人了。她看著前方不曾轉頭看過身後,漸漸的,她也成了別人眼中融進人潮的黑點,如國畫上的潑墨摻雜了水暈染開來,直到那點墨越來越淡,最後再也找不到了。

父母見她回來詳細地問了她在學校情況如何,弟弟打趣著她,很不幸地迎來了母親的一筷子,張瑛得意洋洋,讓他自作自受。牆壁上鍾表的時針已經指到了八點。

晚上,天氣預報說,明日雷陣雨,18—20c,但翌日出門盛歡還是沒有帶雨傘,因為它已經連著播了幾日的雷陣雨,可幾日都是晴朗的豔陽天,狼來多了,就不信了。

可老天爺似乎故意和她作對一樣,真的下雷陣雨了,刹那間,雷電轟隆,大雨傾盆,有傘的同學紛紛回了家,漸漸的,偌大的教室裏隻剩下她,和那個坐在身後的青澈。

晦暗的光線中,閃電在黑暗的天空中一晃而過,蒼白得嚇人,她靜靜挺直站在窗前,神情淡定自若,白光閃得她的臉格外慘白,仰望著劈開天際的犀利閃電出神,任由轟隆的雷鳴在耳邊轟炸開來,麵不改色。窗戶敞開著,窗簾翩飛,大風夾雜著雨點打落在窗台,瞬間打濕了她的衣衫,烏黑的發絲染上了潮濕的水汽,眼前是大雨滂沱的雨夜,漫無盡頭,雨下得大而嘈雜。

玻璃窗上蒙上了一層氤氳的霧氣,晶瑩的雨水打落在上麵,透過雨滴仿佛可以看見外麵縮小了幾倍的世界,窗戶悶悶震動著,她驀然抬手在窗上劃過一道痕跡,涼涼的,一個圓圈在指尖出現,她眼睛凝視著甚至有些渙散地看著那個圓圈,不知道是在看那個圈,還是看圈後的雨。

等了很久,很晚,直到張希然帶傘站在教室門口時,她才轉身離開,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的她忘記了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一直陪伴在她身後的青澈,從不曾離開過她的背影,還有她畫出的那個圈······

在張瑛的印象裏,坐在身後的青澈是喜歡晴天的,因為他總喜歡看著窗外晴朗的天空,而自己是喜歡雨天的,喜歡在下雨時看著窗外,朦朧迷茫。

這樣相反迥異的兩人近在咫尺,卻從見麵至現在都從未說過一句話。

也許他們的命中是應該有某些羈絆的,所有老天慷慨地賜予了這個機會。

一次身邊的一個女生和別班的男生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從最初的口齒變成後來的手腳。

何姿站在一旁,看著他們愈演愈烈,也沒有要叫老師的舉動和上前勸架的想法,就隻是往後退了幾步,站在了牆邊看著他們。

去叫老師和上前勸架都不是她該做的事。

最後看了幾眼,就轉身離開了。

她不是冷漠無情,但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熱心腸好心,好像不關她的事吧。

說她膽小也好,就是不想牽扯太多事。

青澈當日看到了她的舉動,眼中意味不明。

做人不就是這樣的嗎?反而真實些。

兩人盡管一字一句也沒接觸過,但距離是在一點點拉進的,並非隻是依靠言語才行。

之後,張瑛與青澈的距離拉近了些,雖沒有近在咫尺也是在疏離的刻尺上縮短了丁點的數字毫米。

但在那夜,那日的雨夜,他們的距離毫無準備倏地拉在了毫米之間,那個夜她終生恐都不能再忘了,真的忘不了了。

記得那個夜很黑,很沉,雨淅淅瀝瀝下著,院子裏的薔薇都在雨中的泥土裏爭相綻放了。

她背著書包站在屋簷下等著,從傍晚起等著雨勢變小,然而雨始終都沒有減小的跡象,似乎永遠沒有盡頭,不知何時,青澈站在身旁,悄無聲息的來就像他悄無聲息地消失,習以為常。

青澈陪著她等著,看著烏雲密布的天空,雨時不時擊濺開來,濺上臉龐,風吹得有些涼。

他脫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的肩頭,外套上還殘留著他的體溫與淡雅的香氣。

她仰頭望著他,他身著一件單薄的襯衫,雙手插兜站著。

“張瑛。”過了許久,他終於說話了,第一次親口叫出她的名字。

她一震,覺得那聲音恍若珠璣掉落玉盤的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