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蕭城之死(2 / 2)

當朝沒有替蕭仲景說話,讓他十分生氣。蕭仲景背後是蕭皇後,蕭家權傾朝野,尚且沒人替他們說話,由此可見,蕭皇後失德,不能夠母儀天下。

皇後失德,他自然難辭其咎,“講!”

臨安王道,“父皇,若這樣處罰蕭城,皇後那裏,怕是——,”

皇上聽這話,怒不可遏,“蕭家又怎樣?朕若是再姑息於他們,難不成將梁家的江山拱手相讓嗎?來人,杖斃!”

蕭仲景腦子嗡地一聲,一片空白。隻聽皇上接著道,“蕭仲景教子無方,但念你於國有功,重責二十大板!”

蕭仲景磕頭道,“謝主隆恩!”旁邊的蕭城已然嚇得昏死過去。

下人拉著蕭仲景往出走,蕭仲景腿軟得邁不出步子,幾乎是被抬出去的。

臨安王卻不想止步於此。他看著蕭仲景父子被拉出去,馬上道,“父皇聖明!可是,那塵香戲班被殺,肯定背後有人指使。”

皇後自然而然想到,臨安王所指背後之人是誰,“你以為,這背後之人是誰?”

臨安王道,“臣不敢枉言。但那塵香戲班不知受何人指使,將那天蕭家與崔家爭執的情形寫成戲文來唱,搞得靖安城內幾乎盡人皆知。而塵香戲班卻被殺人滅口,怎奈,防民之口勝於防川,戲文已經傳得揚揚,若不徹查此事,人言可畏啊!”

皇上想想,何嚐不是呢!先是塵香班被滅,現在再一殺蕭城,靖安人都傳唱江山是蕭家保全的,自己便有些殺害忠良的嫌疑了。

他後悔自己草率地下令處死蕭城,有心收回聖旨,又顧及金口玉言,便有些猶豫。

正這時,鄧大人稟報,“蕭城已暴斃。”

皇上心裏有此失落,卻沒有表露於臉上,“今日之事,就此罷了!塵香班被滅一事,罪大惡極,竟然在天子腳下,殺人如麻!鄧大人、呂大人、靳大人三位愛卿務必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無論是誰,朕絕不姑息!退朝!”

蕭皇後聽到蕭城被當朝杖斃之事,十分惱怒,猛地跌坐在椅子上。她很清楚背後的一切,都有隻無情的手在策劃。她想起蕭音那雙沉靜清冷的眼神。

她把這事的經過透露給塵香戲班的人,讓他們唱戲,讓這件事在靖安城內傳唱,傳到盡人皆知時,再把塵香戲班殺掉滅口。然後,以此事除掉蕭城,最後嫁禍於太子。

好一條歹毒的連環計!她這是要趁太子閉門之時,將太子趕盡殺絕!怎麼可能,隻要有她一天在,這太子之位就必然是梁廷鈺的!

這樣強大的對手,蕭皇後還沒見過呢!當初,她嫁給皇上時,他連個太子都不是!她輔佐皇上先是爭奪太子之位,接著爭奪皇位,坐上皇位之後,大庭四麵楚歌,若不是蕭仲景連年征戰,皇上這位子哪有那麼清閑?

可是,她的侄子蕭城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也敢說?而且還是當著崔家和王家的人說?真是個蠢貨!人家拿著等著宰殺你,你自己還把脖子伸給人家!

罷了!罷了!這種蠢貨,死了便死了!隻是,這個仇,她遲早要找那蕭音還回來!

皇上退朝之後,想著皇後的侄子死了,就去皇後寢宮看望她。

皇後見皇上來,早知道他是何意,當下強作歡顏,“臣妾剛剛聽說蕭城那個孽子闖下的禍,他死有餘辜。臣妾對他父子過於姑息,請皇上責罰!”說完,她就要跪下去。

皇上連忙伸手將她拉起來,“皇後不必自責!以後管好太子,以儆效尤!”

皇後出後麵這一句話的含義,當下隻能謝過皇上寬恕不提。

臨安王意氣風發地回到臨安王府。雖說,此事當朝時沒有指到太子頭上。但是,按照整個事情的脈絡看來,最終還是要太子來背鍋。

他十分感謝塵香戲班,將那天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他有些奇怪,是誰慫恿定遠王出麵改戲文,又交給塵香戲班來唱。那天慈雲寺山腳下,隻有蕭家、崔家和王家,沒有定遠王的人,是誰呢?是誰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呢?

想到這時,他不由地想起個人來,蕭音。這件事前前後後,好像有人暗中在操縱著,除了蕭音,沒有人有如此密不透風的算計。

他到有些擔心了,她若是站到定遠王一邊,他爭太子無疑又多一個強大的對手,還好,她溺水而亡了。

臨安王坐在書房,細思極恐,頭上便多也去密密的汗水。他正欲擦掉,下人來報,“王爺,有人求見!”

臨安王道,“見!”

話音一落,有人推門而入,臨安王嚇得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