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元昭宗亡國北逃立誌中興
元朝全稱大元或者蒙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王朝。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的宗主國為金朝,而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分別於1227年和1234年攻滅西夏和金朝,完全占領中國華北。在西方,蒙古先後發動三次西征,使蒙古人稱霸歐亞大陸。
1259年元憲宗蒙哥在征伐宋國的戰爭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裏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動了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忽必烈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於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征服全中國地區,使中國陷入異族的統治之下。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立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泛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元末民變。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北京)。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承襲大蒙古國主要的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1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史書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
先是對西域分封。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個國家,自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合並了窩闊台汗地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也先不花死後,國勢逐漸衰微。至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至正十九年,察合台後裔特庫爾克繼承皇位,東山再起,檢閱軍馬,壯大聲威,征服叛亂。麾下有部屬酋長帖木兒,屬於蒙古黃金家族的較遠支係,他身體強健。驍勇善戰,所向無敵,建立了赫赫戰功。
特庫爾克死後。其子愛裏阿司後來與帖木兒發生內訌,發生軍事衝突。帖木兒率軍攻占了中央亞細亞,自行建立了新國家,在撤馬兒罕建都。後來發生內亂,驅逐了愛裏阿司,兼並了察合台汗國的全部領土。那時剛好伊兒國的大汗亞爾巴孔。是旭烈兀的弟弟,阿裏不哥的子孫。庸弱無能。萎靡不振,治國無方。他的部下群雄並起,分裂割據,獨占一方,各國之間相互征戰不止,帖木兒又越俎代庖,率軍討伐叛亂,平定內亂,乘勢占領了整個國家,兩國因此合而為一。
這樣就隻有一個欽察汗國,與帖木兒抗衡。欽察汗統轄著阿羅思的各個部落,勢力強盛,威震西方,拔都的子孫月即別汗,以及他的兒子劄尼別汗二代,驅逐和奴役俄羅斯各地諸侯,氣焰囂張,盛況空前。莫斯科大公宜萬一世,獲得了欽察汗的高度信任,借勢大肆擴大領土,不斷壯大勢力,促使了後來俄羅斯的發達和興旺。劄尼別死後,宮廷內外,篡權奪位的政變相繼發生,國內長期處於混亂之中,阿羅思的各位諸侯,也各自圖謀獨立。帖木兒率領蒙古大軍前往增援,鎮壓和平定了俄羅斯全境,扶持擁立脫克達米昔為欽察汗。
帖木兒凱旋回師,離開俄羅斯後,脫克達米昔別圖拓地方首領,率軍侵入了帖木兒境內。帖木兒怎肯善罷幹休,立即親自率領大軍興師問罪,驅逐了脫克達米昔,另立一位汗王,叫作可裏的克。表麵上讓他擔任首腦,管轄國家,實際上是一個傀儡,仍然由他自己控製,就像現在的國際法所說,是所謂的的被保護國。
帖木兒野心勃勃,四處征戰,吞並了西域,又發兵挺進南方,侵略印度,侵占了母兒坦,攻陷了疊爾黑。不久後因突厥遺種族的阿斯曼國,即今土耳其國。那裏的部落酋長,名叫巴賈塞脫,聯絡勾結阿非利加洲的埃及國,共同出兵,夾擊帖木兒的屬地,帖木兒立即回師,抵抗敵軍,兩軍發生激戰。首先攻破了埃及軍,擒獲了巴賈塞脫,平定小亞細亞全境,重振軍威,各國震動,帖木兒借助聲威,立即招集蒙古各地的王公貴族,率領各路大軍大舉向東進軍,竟欲重新收複中原,統一天下,仿效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的勃勃雄心,恢複元世祖忽必烈的宏偉基業。讓他無可奈何的事,天下民眾早已厭惡了元朝的殘暴和*,阻止他再振雄風,收複山河,這位大名鼎鼎的帖木兒,竟然在率軍作戰的征途中生病死亡,從未損失到明朝的一片土地。
在元朝行將滅亡的時候,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回到京城,多次請求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南下督師,剿滅江淮一帶的吳、周等地方政權,元惠宗妥歡帖睦爾不信任他,因而在兩個月後改由擴廓帖木兒代皇太子南征,封其為河南王,統領天下兵馬。但擴廓帖木兒卻在彰德按兵不動,所以惠宗懷疑擴廓帖木兒有異誌,並遷怒於奇皇後與愛猷識理達臘,他憤憤不平地對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說:“向者孛羅舉兵犯闕,今日擴廓總兵。天下不太平,爾母子誤我天下!今天下土疆分裂,坐受危困,皆汝母子所為也!”愛猷識理達臘好像被當麵揭短,好像挨了打。頓時羞愧難當,無地自容。然而胳膊肘終究是向裏拐的,在各路軍閥混戰、不聽調遣的情況下,愛猷識理達臘接受伯元臣、李國鳳等人的建議而向惠宗妥歡帖睦爾主動請纓,惠宗妥歡帖睦爾也於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八月命愛猷識理達臘總天下兵馬,設大撫軍院,坐鎮指揮,與敵軍展開激戰。愛猷識理達臘領兵後,又調諸軍攻打擴廓帖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