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的過程之中,濟爾哈朗提出來了建議,以內城的護衛為主,兼顧外城,濟爾哈朗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確的,江寧營已經攻入到外城,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傷亡肯定是越來越大的,若是在外城投入過多的兵力,損耗一樣巨大,還不如加強內城的防禦,如此在外城廝殺的精疲力竭的江寧營,恐怕沒有多少的力量來進攻內城了,而且內城軍士養精蓄銳,還能夠抓住時機,發動反攻。
濟爾哈朗的這個建議,得到了皇太極的支持。
黑夜過去,亮了。
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了,是一個好氣。
卯時,清脆的槍聲預示著進攻的開始。
盧象升不想耽誤時間,皇上馬上就要到沈陽來了,至少在皇上到來之前,將士要徹底拿下外城,在如何進攻內城方麵,盧象升已經有了不同的想法,他認為還是需要依靠火炮的威力,將士拿下外城之後,肯定是傷亡慘重,相當的疲憊了,以這樣的狀態來強行進攻內城,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不過這樣的決定,需要得到皇上的批準。
殘酷的廝殺再次開始了。
譚泰率領五萬將士,一路拚命朝著撫順的方向而去。
在確定誰成為支援撫順的主帥的問題方麵,曾經出現過插曲,英武君王阿濟格要求率領援軍去支援,但這個要求,被皇太極和濟爾哈朗同時否決了。
譚泰知道自己的責任,必須要解決撫順的危機,至少要保護皇太子豪格。
譚泰接到的命令是非常清晰的,若是撫順城池被江寧營占據,不要強攻,保護豪格一路撤往鎮北關,但必須牢牢的駐守鎮北關,等候沈陽方麵的消息,這樣的安排,其實是在計劃後路了,鎮北關易守難攻,一旦越過了鎮北關,就隻能夠回到白山黑水之間去了,過去再無大的城池,沿途也是越來越荒涼。
譚泰一樣麵臨兩難的選擇,大軍想要快速的前進,就不可能徹底偵查清楚沿路的情況,若是想著絕對的安全,那就必須放慢速度,可若是豪格出現危險了,自己的救援就沒有絲毫的作用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譚泰毅然下達了強行軍的命令,不管前方的情況如何,大軍就是一個目的,盡快的趕赴撫順。
沈陽到撫順,不過一百五十裏左右的距離,五萬大軍一之內完全可以抵達。
戰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之下打響了。
距離撫順還有三十餘裏地的時候,譚泰遭遇了早就埋伏好的江寧營軍士。
雙方的廝殺,從一開始就是以命相搏,這次廝殺的意義,誰都是清楚的,若是被後金韃子突破了,援軍抵達撫順,撫順城內的戰局瞬間就會發生改變,唯有拚死擋住援軍,一旦撫順城內的戰鬥結束,孫傳庭會迅速派出大軍,前來圍剿增援的後金韃子。
負責指揮戰鬥的是馬祥麟。
以兩萬江寧營將士,阻擋五萬的後金韃子,這場戰鬥的殘酷性,可想而知。
野外作戰,衝鋒的規模宏大,後金韃子已經總結出來躲避火炮的辦法,那就是盡量的拉開衝鋒的距離,盡量的減少傷亡。
盡管火炮是戰爭之神,可有一點還是決定性的,那就是將士的鬥誌,一旦將士都不要命了,拚命的衝鋒,不顧一切的廝殺,這個時候,就應驗了皇上過的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
後金韃子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鋒。
雙方的將士在陣地上的廝殺,沒有絲毫的保留,子彈打完了,就拔出鋼刀廝殺,刀口卷了,扔下鋼刀肉搏,一個要衝過去,一個死守,戰況之慘烈,連太陽都躲進雲層,不忍目睹。
一整的時間過去,陣地牢牢掌控在江寧營手裏。
經過了無數輪的衝鋒,雙方的傷亡都是慘重的。
譚泰的眼睛早就紅了,好幾次都準備親自衝鋒了,要不是幕僚和親兵檔著,他已經衝出去了,心急如焚的譚泰,不知道吼叫了多少次,可眼睜睜看著衝鋒的將士,一個個倒在陣地上麵,就是不能夠突破江寧營的陣地。
繞開這股大軍是不可能的,那需要翻山越嶺,不知道耽誤多少的時間,等到越過了諸多的山峰,等待他們的,恐怕是江寧營黑漆漆的炮口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