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多方麵情報的賈基涵,清楚的知道,大清國麵臨滅頂之災了。
代善與多爾袞相繼殞命,駐守廣寧和海州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和鑲白旗軍士,損失殆盡,這意味著大清國一般的精銳將士不存在了,剩下的將士,麵對犀利的江寧營,想要反敗為勝,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賈基涵是有野心的,隻不過這種野心,被很好的藏起來了。
範文程是賈基涵的榜樣,曾幾何時,賈基涵想著超過範文程,範文程雖然厲害,最終還是被滿人所猜忌,失去了性命,這些年來,賈基涵韜光養晦,想的就是在大清國開辟出來一片漢人的地,可惜這樣的機會,永遠不存在了。
或許是當局者迷,賈基涵很清楚的預感到,孫傳庭和賀人龍率領的大軍,不一定會進攻沈陽,洪承疇率領的大軍,正在進攻海州的時候,孫傳庭突然率領大軍離開了,不去進攻鞍山和遼陽,而是直接開拔,這很不正常,其實洪承疇完全可以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海州,一路進攻鞍山和遼陽,要知道駐守海州的多爾袞被剿滅之後,鞍山和遼陽已經無法堅守了。
賈基涵的目光,看向了撫順和薩爾滸一帶,他預判到的結局,令自身都不寒而栗。
皇太子豪格率領大軍駐紮在撫順和鐵嶺一帶,要江寧營沒有偵查到這方麵的情報,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孫傳庭與賀人龍率領的大軍,繞過鞍山遼陽,甚至繞過了沈陽,直撲撫順一帶,這恐怕是大清國的災難。
賈基涵沒有將自身的這個判斷,直接稟報給皇太極。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賈基涵的心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了。
為大清國服務這麼多年,兢兢業業,可惜到了最後的時刻,才真正的掌握那點少得可憐的權力,他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範文程會有那樣的遭遇,盡管範文程曾經風光無限。
眼看著滿人權貴大規模的離開沈陽,盡管離開的都是那些滿人權貴的子女和家人,但皇太極應該清楚,一旦沈陽被攻陷,真正危險的,還是那些為大清國服務的漢人,這些人被視為漢奸,絕不會有好的結局,其實皇太極真正應該考慮的,還是這些為大清國服務的漢人,如何的保證這些人的安全。
可惜皇太極根本沒有想到這些漢人。
到了這個時候,賈基涵才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奴才,奴才就是為主子賣命的,主子遇到危難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考慮到奴才的命運,自己辛辛苦苦為大清國服務,出謀劃策,做出來諸多的分析,算是鞠躬盡瘁了,可最終皇太極是想不到自己的,也想不到那麼多的漢人,相反,大清國內,對漢人的猜忌也達到了"gao chao",認為漢人是不可信的,奴才就是奴才。
出於這些方麵的考慮,賈基涵不會繼續分析相關的情報了,反正沈陽失陷是遲早的事情,若是孫傳庭與賀人龍率領的大軍,是直撲撫順與薩爾滸的,那麼自己離開沈陽,趕赴撫順,也是找死的行為,還不如現在就想辦法,為今後的生活找出路。
賈基涵準備離開沈陽了,這些年來,他積攢了不少的金銀財寶,幾乎都存進銀行裏麵去了,當然沒有用真名字,有了這些財寶,賈基涵下半輩子做富家翁,也是完全可行的,隻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就不會有問題。
這麼多年以來,賈基涵一直都非常的低調,很少出頭露麵,故而除開少數的滿人權貴,絕大部分人都不認識他,情報工作本來就需要保密,出頭露麵的機會很少,一旦沈陽被攻陷,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是不要想著能夠活命的,故而自己也能夠安全。
皇太極的確沒有考慮到為大清國服務的漢人,但濟爾哈朗注意到了。
濟爾哈朗倒不是想著能夠讓這些漢人安全,而是從守衛沈陽的角度出發,他認為不少在朝廷內的漢人,很有可能成為巨大的威脅,一旦沈陽遭遇了麻煩,這些漢人會反戈一擊,甚至打開城門,都是不定的,故而他也下決心,準備清理朝廷之中的漢人了。
沒有誰會想到,江寧營尚未開始攻打沈陽,沈陽居然會出現內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