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關內之後,濟爾哈朗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從遼東開始,一直到關內,他所看見的是與之前絕不相同的場景,感受到的是滿地的富足,這樣的情形,預示著什麼,他是非常清楚的,在大清國之內,懂軍事又清楚民生重要的滿人權貴部隊,濟爾哈朗就是其中之一。
進入大晉京城的時候,濟爾哈朗對此行的任務,有了一些絕望的想法了,皇太極的想法,是做出來一些實質性的讓步,保住大清國,可從他沿途看到的情況,這樣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大晉朝廷的允許,換位思考,自己若是在大晉朝廷,麵對著如此富足的局麵,是不是允許另外一個朝廷的存在,傻子都能夠想到的結局。
但肩負重要的使命,濟爾哈朗還是需要努力的。
負責直接與濟爾哈朗接觸的是兵部右侍郎閻應元。
閻應元一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遼東協助盧象升,朝廷的相關安排,他當然是清楚的,不過後金派出使者前來,也不能夠不理睬,故而接受了朝廷命令的閻應元,與盧象升仔細商議之後,迅速回到了京城,畢竟將來征伐後金韃子,還是以駐紮在遼東的江寧營為主。
回到京城之後,閻應元見到了朱審烜和洪承疇,清楚了朝廷對此次談判的意見,不過他暫時沒有見到皇上。
談判的地點,安排在兵部。
此次談判的氛圍,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頗有些城下之盟的味道,朝廷馬上就要開始進攻後金韃子了,主戰場肯定是在遼東,駐紮大同方向的江寧營。以及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都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恐怕在遼東取得節節勝利的身後,草原方向也會有動作了。
朝廷的意思很簡單,這不能夠算是談判,朝廷將在遼東設立若幹的官府。派出官員去管理,同時遼東還要駐軍,滿八旗和漢八旗悉數解散,聽候朝廷的處置。
這個意見,濟爾哈朗不可能接受,若是接受了,大清國就徹底完了。
雙方的談判,剛剛開始就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閻應元進宮見到了皇上。
“閻應元。談判進行的很不順利吧,你剛回到京城的時候,朕沒有見你,其實就預料到這樣的情況了,後金韃子的前身是建州女真,前朝的時候,曾經傳言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可見其凶悍,麵對凶悍的女真。唯有徹底擊潰其優勢的心理,徹底打垮其軍隊,接下來經過長時間的治理,才能夠真正征服他們,若是想著通過這些所謂的談判,就讓後金韃子臣服了。不過是掩耳盜鈴,就算是後金韃子接受諸多的條件,不長的時間,他們一樣會卷土重來,一樣會造反。”
“皇上。臣也是這樣的看法,盧大人在遼東準備了多年,兵精糧足,正是進攻後金韃子的好機會,臣以為這談判,不需要進行了。”
“不要著急,談判還是需要進行的,看看後金韃子究竟有什麼要求,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唯有如此,來日的征伐,才有這強烈的針對性,朕的意思,談判不需要拖得太長,不需要耗費過多的時間,一旦弄清楚了後金韃子的意圖,談判就可以結束了。”
“臣明白了,幾日的談判下來,臣也弄清楚了一些情況,後金韃子的目的,還是想著保住他們的大清國,除開這個條件,其餘的都可以商談。”
“異想開,在我大晉的土地上,建立了朝廷,如今還想著保全,這個皇太極也真的是糊塗了,以為憑著滿八旗、漢八旗和們蒙八旗,就可以抗衡了,以為這是資本,朕就打的他成為光杆,看看他還有什麼可以倚重的地方。”
完這些之後,蘇成站起身來,不僅僅是對著閻應元,也是對著諸多的丞相開口了。
“朕決不允許分裂國土的情況存在,更不能夠容忍獨立於朝廷的勢力存在,濟爾哈朗代表後金韃子來談判,甚至願意讓皇後到京城來成為人質,不知道諸位是不是見過爬山虎,遇見危險的時候,丟掉了尾巴,保全性命,皇太極這次是想著丟掉尾巴,保住他的大清國,朕甚至可以預料到,那些滿人權貴是吵吵嚷嚷的,是不服氣的,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很是強悍啊,不進攻關內,保護沈陽總是沒有問題吧,朕就是打掉他們的幻想,朕就是要徹底的剿滅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徹底滅掉後金的朝廷。”
皇上發話了,談判的進度就快了很多,閻應元改變了策略,不再與濟爾哈朗多費口舌了,要求濟爾哈朗列出來條件,也就是後金的底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