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悟睿道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含非子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謝謝了。)
三年時間過去了,中原大地的情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官吏體製方麵,府州縣的結構布局,發生了一些的變化,其中的管轄關係予以了明確,作為州衙一級的所在,正在慢慢的退出曆史的舞台,大晉王朝以朝廷、省、府、縣四級為主,州衙基本沒有屬縣,不少的州衙改為縣衙,直接歸府衙管轄。
行政區劃方麵,也在發生著逐漸的改變,繼設立了江蘇省之後,河北省、青海省等地方也設立起來了,行政區劃更加的明確,應府不再單獨設立,劃歸了江蘇省所有,唯一單獨設立的就是順府,因為屬於大晉京城所在,其級別略高於各省。
軍隊的模式完全固定下來了,大晉朝廷唯一擁有的軍隊就是江寧營和禁軍,其中江寧營的將士總人數五十萬人,分別駐紮在南方和北方諸地,禁軍主要駐紮在京城,總人數兩萬人,負責維護京城周邊的安全,軍隊的職責是維護國家的安全,不能夠插手地方上的事務,除開駐紮在地方上這一點,其餘方麵,基本與地方脫鉤,這一點是嚴格執行的。
軍戶製度被完全廢除了,軍人分為了兩種身份,一類是專業軍人,這一部軍人的人數不多,他們進入軍隊之後,一切都由軍隊保障,包括年滿五十歲,退役之後,照樣領軍餉,不過這類的專業軍人,也慢慢會消失。之所以設立了專業軍人,是因為在江寧營創建之初,大量的軍人進入了江寧營,他們為大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朝廷絕不會拋棄他們。
另外一類就是義務軍人了。軍隊也是以這類軍士為主的。
可不要看朝廷招募軍士,各地報名懇請進入軍隊的人數眾多,軍隊之中的待遇能夠吸引很多人,而且朝廷還有相關的規定,若是在軍隊之中表現突出,還可以得到相關的推薦,甚至在離開軍隊之後,直接成為地方上的吏員。
軍官是固定的,這一部分是典型的專業軍人。大晉朝廷的軍校設立在京城,成立兩年多時間了,報考軍校和以前大明朝廷的武舉考試差不多,隻不過時間略長一些,考取軍校之後,尚需要在軍校學習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接著猜能夠進入到軍隊裏麵擔任軍官。
軍官的提拔和任命,以軍校為主。也有在軍隊之中表現出色的軍人,被提拔為下級軍官的。這些人一樣需要到軍校學習。
都督府和兵部的職責劃分也是非常明確的,都督府的大都督、都督以及下麵的官吏悉數都是專業軍人,都督府負責直接指揮江寧營,大都督乃是朝廷五大丞相之一,都督兼任兵部尚書,都督府直接歸皇上領導。其餘人不得插手,至於兵部,除開兵部尚書、兵部侍郎是專業的軍人,其餘人基本都是朝廷官吏,兵部主要負責處理軍隊日常事務。譬如軍官的升遷報批,軍餉的預算與支出,還有軍隊與外界的接觸等等事宜。
曾經在大晉各地引發巨大反響的銀行與紙幣的事宜,早已經普遍,商貿交易基本都是紙幣,銅錢消失了,金銀珠寶也很少見了,紙幣攜帶和使用的方便,已經被所有人接受了,至於銀行,業務開始拓展,不管是官府之中的官吏,還是士紳富戶商賈,還是尋常的百姓,基本都要和銀行打交道了,他們在銀行存儲了錢財,在大晉各地都可以取出來。
曾經有人擔心紙幣會貶值,會一文不值,但幾年時間過去了,紙幣的價值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朝廷竭盡全力保證紙幣的價值,已經取得了所有人的信任。
兵器和鹽的交易,實施專營,不管是商賈還是百姓,都不得染指,這是朝廷和官府直接控製的,若是有人私下裏交易,將遭受到嚴厲的懲罰。
朝廷和地方的分稅製也開始實施了,不過有關這方麵的事宜,爭論很大,南方依舊比北方富裕一些,故而實施分稅製,南方的官吏肯定是討好一些,北方的官吏吃虧一些,其實朝廷實施分稅製的原因,是讓地方有著財稅方麵更大的自主權,核心目的是讓官府有著更多的錢財投入到地方建設之中,同時官吏的收入更高一些,但朱審烜等人認為,實施了分稅製,會令官吏的收入出現很大的差異,地方上投入到建設的錢財,可以通過協調解決。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職責也是很明確的,隻不過尚書省事情最多,中書和門下事情宏觀一些,重點在於諸多政策方麵的探討,都察院的權威早就樹立起來了,各級官吏對都察院是又愛又怕。
戶部屬於尚書省所轄六部之中最為忙碌的,官吏人數也是最多的,特別是大晉朝廷調整了賦稅政策、商貿賦稅突出到第一位之後,戶部更加的忙碌,為了能夠更好的協調,戶部專門成立了商貿司,商貿司由戶部右侍郎兼任郎中,朝廷絕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從這裏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