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清澤和蘇俊絕沒有睡大覺。
沈陽的黃在勝,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已經建立起來一套嚴密的情報網絡,後金的很多情報,都是通過黃在勝這裏送過來的,盡管渠清澤和蘇俊的事情很多,但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情報方麵的,加之兩人都認為,剿滅後金韃子是不用質疑的事情,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皇上都是不會忘記這樣的大事情的。
可兩人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不管是從江寧營的實力,還是朝廷的承受力來,直接開始對後金韃子的征伐,不是很過分的事情,更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應該剿滅後金韃子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但他們就是沒有等到皇上發布命令。
不僅僅是渠清澤與蘇俊著急,包括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洪承疇和張溥等人,都是非常著急的,他們甚至直接上過奏折,要求朝廷開始對後金韃子的征伐,畢竟大晉朝廷的京城在北平,這裏距離遼東不是很遠,讓後金韃子盤踞在遼東,對朝廷也是存在威脅的,何況後金韃子還控製著絕大部分的草原,按照皇上的意思,這些地方全部都是大晉朝廷所統領的地方,必須要在朝廷的控製之下。
馬上就是秋收季節了,秋高氣爽,正是最適宜於征伐的時候,何況秋收之後,糧食充足,征伐後金韃子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得益於老的保佑,更得益於皇上的聖明和睿智,大晉二年的氣候一直都不錯,很少有地方遭遇到重大的自然災害,盡管黑死病曾經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但波及的地方不是很大。加之控製的很是嚴格,扼殺住了蔓延的苗頭,損失也不是過於的慘重,加之黑死病蔓延的地方,以前基本都是大明朝廷控製的地方,相對來形成的影響要一些的。
氣候不錯。加上各級的官府在春耕的時候,傾注了極大的精力去管理和服務,故而誰都能夠想到,大晉二年一定是一個大豐年。
有了糧食,老百姓不會餓肚子了,下肯定是穩定了,民以食為。
如此的情況之下,秋收之後,展開對後金韃子的攻擊。更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可朱審烜等人感覺到了,皇上似乎沒有這個意思,要遼東正在大規模的裁撤邊軍,目前主要考慮的是被裁撤的軍士的安置問題,朝廷徹底廢除了軍戶製度,今後完全實施招募的舉措,軍官相對固定,而且軍官和軍士的俸祿也完全不一樣了。應該遼東裁撤邊軍, 對於征伐後金韃子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眾人也是清楚的。皇上是肯定要剿滅後金韃子的,具體什麼時候動手,那是皇上考慮的事情,代管兵部的楊嗣昌認為,向皇上提出來建議,就是自身的職責。否則兵部豈不是不需要存在了,故而他單獨想皇上遞交了奏折,建議秋收之後,對後金韃子展開全麵的攻擊。
蘇成已經收到好多的奏折了,建議對後金韃子展開最後的征繳。不徹底的剿滅後金韃子不收兵,甚至有朝中官員表態了,若是朝廷一時間無力承擔軍餉和糧草,請願捐出來俸祿。
蘇成怎麼會不想著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後金韃子的前身是建州女真,這是一個強悍的民族,經過了努爾哈赤的整合之後,變得尤為強大,若不是自己改變了曆史,統領中原和神州大地的,就是後金韃子了,故而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是他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曆史使命。
但如何的把握時機,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大晉王朝已經矗立起來了,下一階段的重點事情,就是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日子慢慢的好起來,這是最為重要的,幾乎可以,一切的事宜都要為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的富裕服務,包括剿滅後金韃子,也需要從這方麵做出來思考。
打戰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後金韃子在關內劫掠了那麼多次,早就集聚了大量的財富,而且曆史的發展有著一種自然的規律,那就是強盛起來的民族,往往都是在經濟上有著雄厚實力的,故而蘇成不僅僅是從武力上麵要剿滅後金韃子,從經濟上麵也要徹底的幾塊後金韃子,讓後金韃子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隻能夠乖乖的服從朝廷的領導,白了,蘇成的要求更高了。
蘇成的這種想法,朝中的文武大臣不明白。
通常情況下,諸多的文武大臣認為,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就是從**上消滅他們,至於他們擁有的財富,直接搶過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