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預料之中(1)(1 / 2)

(感謝hughqi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考驗一個王朝是不是堅固,最大的著眼點就是朝廷的命令是不是能夠順利執行,或者是皇上的聖旨是不是能夠不折不扣的執行,若是下麵都有陽奉陰違的味道,或者幹脆不執行聖旨了,那麼這個王朝就有可能出現巨大的危險了,或者這個王朝還需要花費巨大的氣力來整頓官吏,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出現一個王朝初期建立的時候,或者是王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剛剛成立的王朝,根基還不是很穩固,朝廷的命令不一定能夠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成立不久的大晉王朝,統領的地域是非常遼闊的,王朝的京城在北方,南方廣大的地區,依舊是相對富庶的地方,故而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的任務,落實的任務也是在南方。

一切的籌備事宜都到位之後,朝廷派出了多路官吏,趕赴各省去指導,其中江蘇省、浙江省、應府等地,成為了最為重要的地方,這個時代,廣東廣西等地,並非是富庶之地,相對條件還要差一些。

楊嗣昌趕赴應府指導創辦銀行的事宜,朱審烜留在京城,重點督辦北方的工作。

蘇浩與宋思軍各司其職,重點負責落實具體的事宜,兩人的重心暫時都放在了京城,若是能夠在京城順利鋪開了,開頭就非常順利了。

其實蘇成是看好京城的,原因很簡單,京城是政治文化中心,並非是商貿中心,在京城裏麵的有錢人。絕大部分都是官吏,以及與官吏有關係的親眷等等,這些官吏,是絕對要服從朝廷的號令的,剛剛成立不久的大晉王朝,好比是初升的太陽。眾人都是齊心協力,想著開創一番盛世,這個時候,朝廷的所有決定,都能夠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的。

京城的銀行,按照計劃,在六月初五正式開始營業。

也是這一日,官吏的俸祿開始以紙幣的形式發放。

為了這一的到來,大晉朝廷的官吏。忙得團團轉,特別是丞相與戶部的官吏,幾乎沒有休沐的時間,可不管怎麼,這一終於到來了。

辰時,位於原來東廠所在地的大晉銀行正式開始營業。

京城裏麵再一次出現了盛況,士紳富戶與老百姓早就聽銀行成立的事情了,皇上關於銀行作用的解釋。也流傳到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今日銀行正式成立營業。如此重大的事宜,眾人肯定是需要來看看瞧瞧的,至於不是往銀行裏麵存金銀珠寶,還要看看情況。

裝修一新的大門正式打開,大廳裏麵的模樣完全改變了,迎麵就是一排櫃台。櫃台後麵坐著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員,每個人的左首放著算盤,右首的位置放著紙筆墨硯,最令人注意的是中間擺放的一種形狀特殊的紙片,據這個紙片。就是憑證,也就是誰將金銀珠寶存入到銀行裏麵,拿到的就是這等的紙片。

有關這種紙片的傳,早就在京城裏麵流傳開了,據這個紙片,非常的神奇,任何人都是造不出來的,隻有位於皇城之內的武英殿裏麵的匠人才有這等的本事,而且這個紙片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製作出來的,好多人忙碌,才完成這樣的一張紙片。

這個時候的人,還不明白流水作業的概念,這其實是蘇成提出來的建議,銀行儲蓄的存單,一律統一定製,一張存單需要經過多人操作,每人完成一個部分,而且存單糅合了專門的防偽標識。

第一個進入銀行存黃金白銀的,自然是皇後娘娘朱審馨了。

皇後娘娘掌管後宮,據皇上非常的節儉,皇宮裏麵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機構,以前的內廷被完全撤銷了,皇宮內部的事物,都是皇後娘娘直接管著了。

好幾個大箱子被抬進來了。

馬上就有銀行的官吏,給皇後娘娘行跪拜禮之後,打開箱子,開始檢驗裏麵的金銀珠寶,更有官吏拿著算盤和紙筆,在一邊開始登記。

半個時辰之後,好幾張紙片就填好了,加蓋了專門的印信之後,官吏恭恭敬敬的遞給了皇後娘娘身邊的宮女。

皇後娘娘在銀行裏麵存儲金銀珠寶的時候,其餘的官吏是不敢打擾的,一直等到皇後娘娘辦理完畢了,離開銀行回到皇宮去了,諸多的官吏開始依次進入銀行裏麵,存儲早就準備好的金銀珠寶。

從辰時一直到戌時,銀行裏麵的官吏,幾乎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其中就包括了蘇浩與宋思軍,蘇浩本來是負責發行紙幣的,不過這麼長時間的琢磨,他非常清楚,發行紙幣與銀行有著莫大的關係,故而也到銀行來,一方麵是指導,一方麵也是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