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行道(一)(1 / 3)

等呂蒙出去後,張浪又派人叫橋蕤進來吩咐一番後,這才讓他離去。

接連幾天,張浪派人馬攻打天井關。但由於天井關地形險峻,山勢雄厚,又注有重兵,哪裏能這麼輕易攻破?淩統帶領五千人馬,試探姓強攻數次不成後,開始轍回,卻在半路被司馬伏兵所擊,損兵折將,如若不是張浪得到消息,第一時間派人增援過來,情況還真不好說。

張浪眼看強攻不成,馬上轍回人馬,紮在太行道五十裏外,靜靜等待消息。

又平靜過了幾天,橋蕤所領的三千人馬在漳水行軍之時遭到曹兵強烈伏擊,死傷過半,如若不是橋蕤最後關頭機靈,帶領人馬火速轍回,隻怕會是全軍覆沒。而呂蒙所領的五千人馬,同樣在沁水碰到曹兵的人馬,兩方大戰,呂蒙不敵而退。

當這兩人都帶著兵敗的消息回來後,張浪鬱悶無比,一時間眾人也束手無策。

張浪仰天長歎道:“果然不愧是司馬懿,算無遺算,太行道本來就難於攻克,如今又把兩水封鎖,隻怕我軍想全取並州,隻怕是困難重重。不知眾將可有妙計?”

眾人你望我,我望你,一時間大帳沉默,沒有人多出一言。就連足智多謀的郭嘉,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辦法。

良久,程昱才緩緩道:“太行道實在是山勢險峻,天井關又有重兵把守,加上司馬懿坐鎮,一時急難圖謀。為今之計,隻能在兩側水路上做文章。以屬下看來,司馬懿絕不可能平分兵力,同時扼守三道防線。人可分三六九品,事可分輕重緩疾,除了太行道主守外,漳水、沁心,必然有跡可尋。”程昱說完這話,眼睛不可製止的飄向呂蒙、橋蕤二人。

橋蕤不取有什麼怠慢,仔細想了一想道:“當曰我沿漳水被伏時,曹兵前堵後截,左湧右撲,遍目所及,都是一望無跡的曹兵,殺聲響遍天空,戰鼓震蕩山穀,聲勢相當龐大,雖然不敢肯定敵軍有多少人馬,但最起有二萬左右的部隊。他們控製水道必經之路,又建有水寨高塔,我軍行蹤無跡可遁。故此被殺的大敗而歸。”

呂蒙也有所明白程昱的意圖,挖空心思道:“沁水一道,大約有一萬左右人馬,他們建寨山腰,控製高點,隻不過地形山勢相對平坦,水流也不急,假如不是意外的被他們斥侯發現,相信我軍也不會那麼早就暴露。而且如果不是緊記主公的話,也許我軍也可拚上一拚。”

張浪眼睛一亮,他聽出呂蒙用詞裏的含意,呂蒙把“意外”“緊記”等幾個重要詞語咬的很重,就說明裏麵大有問題可做。

隻是郭嘉表情有些難已摸索,眼睛半眯,手指不停的互相上下轉動。

程昱皺了皺眉頭,似乎有些不信道:“照你的意思,沁水的守備不如漳水來的森嚴?”

呂蒙也是混出點名堂來了,不敢把話說的太滿,隻是恭敬道:“這隻是屬下片麵之詞,倒也不敢妄下斷言。”

張浪沉思半響,緩緩對郭嘉道:“奉孝,以你看來?”

郭嘉似乎有些心神不定,目光飄搖道:“漳水、沁心為長治兩道側門,沒道理隻重一門,而輕另一道防線。假如不是其中有詐,就是其中有所依托。所以主公千萬不可急進。”

張浪同意的點點頭道:“不錯。與我所想的不謀而合。隻怕這是司馬懿誘敵之計,想誘我重兵而出,然後集而殲之。哼哼,這個司馬懿倒是想的挺美的。”

程昱忽然靈光一閃道:“如果想圍殲我大軍,沒有大量人馬調動,隻怕一切都是空談,太行道不可不守,但是以沁水為餌,必然要調另一地的兵軍,不然如何能吃下我大軍?而要抽調的地方,想必大家心裏都有數吧。”

“漳水。”幾乎是異口同聲,幾名武將同時脫口而出,然後相視大笑。

淩統興奮異常道:“兵家之道,實實虛虛,司馬懿想以假亂真,騙我耳目,漳水外麵銅牆鐵壁,裏麵卻有可能是個空殼,隻要能捉住其中破綻,一舉攻破漳水防線,太行道威力銳減一半,到時候想拿下,卻是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