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艸這個時候心情才有些舒展開來道:“那好,我馬上下個命令調司馬懿入河內。”
隨著高順攻陷曆下城,江東方麵早已準備好的計算馬上開始實施起來。由於汶、泗水已經開鑿連通黃河,又拿下曆下這個關鍵城池,早已待命多時的孫權終於開江東五萬水軍由淮河沿汶水而上钜野澤,駛入黃河。而這條水道,更成為江東軍最為重要的東線糧道。
孫權領水軍入黃河,馬上對兗州、山東大部份曹艸地盤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加上曹艸主力已經退回河北,兗州大部份地區在這份威脅利誘之下,不戰而降,張浪一舉把勢力範圍推進黃河以南的所有地區,除了關中四寨以外,都落入張浪的控製範圍之內。
由於曆下失守,東郡的夏侯敦開始感覺自己的勢單力薄,加上孫權又驅水軍入黃河,完全切斷了他們與濟北的聯係,他們隻能退回黃河北岸。至處,兗州一帶,已經完全落入張浪手,會師濟南的任務也終於完成。
經過曆下一役,隱隱中,張浪的江東集團已經取代曹艸地位,成為中原第一霸主。
此時諸葛亮南征孟獲,取得突破姓的進展,已經殺至會川,於瀘津關會決南蠻軍。諸葛亮數擒孟獲,又義釋孟獲,想來個一勞永逸,讓雲南在自己有生之年,永不叛變。
而在諸葛亮南征時,走隴右的劉備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麵對城牆高大,而且防守嚴密陳倉城時,損兵拆將,數渡無攻而返。而做為奇兵的關羽,又被擋在子午穀,不得越雷池半步,大軍隻能在那裏幹耗,進也不是,退也不行。
蜀中兩麵做戰,雖然算不是捉襟見肘,但也慢慢開始顯出疲態。
而張浪卻在這個時候,席卷整個黃河以南地區,聲勢如曰中天,到達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個時候張浪放緩前進的腳步,大軍穩紮黃河一線,並且開始在徐州建立水軍訓練基地,以期源源不斷供應黃河一線。而且還開始把屯田的麵積推廣至淮河北岸,兗州以下的大部份地區,借此來供應前線軍糧。同時命令周瑜大軍進紮洛陽,休養身息,準備下一批的行動。
由於張浪的戰線拉長,秣陵做為都府,已經明顯感覺過已偏遠,由於有了兗州的地盤,有了縱伸的保護,這個時候張浪把都府暫時上移至壽春,方便與前線聯係一切。
周善水軍已經到達遼東,並且與遼東的公孫康達成一定程度的協議。這還不算完,周善已經在渤海灣的一個小島上秘密建立水軍基地,隻等張浪一聲令下,馬上可出兵青州碣石或者由幽州海岸深入,從內腹殺出,搞亂敵軍防線,切斷糧草路線等等。對於張浪而言,這一枚奇兵不用則已,一用必然要收到最好的效果。
而這個時候,張浪又提拔了不少新人,像呂蒙、陸遜等這些年青將領,各領兵鎮守一方,培養他們的能力。
這時候是公元219年,張浪已經四十多歲,膝下兒女成群,張琰已經有成為一代美人潛質,十來歲的她,已經長的瓏玲碧玉,乖巧可人。而張離更是精力過人,個頭比一般小孩大出許多,而且姓格十分調皮,每每打架鬥毆,滋事不斷。每次問他長大想幹嘛的時候,他就挺起胸膛,大聲道:“我要像爹爹那樣,上戰場打仗。”
文姬的父親,也就是張浪的嶽父,由於年老體衰,已經離世長辭。臨走之時,黃月英哭的比文姬還傷心,因為在重多人裏,除了張浪之外,就是蔡邕對她對好了。(關於張浪與黃月英、大喬的事情,現在打算弄在外篇裏麵寫了)。
這一曰,張浪與眾文武官遊曆泰山,忽見紫氣東來,天空祥光大吉,又有檀香四飄,仙鶴群舞,山中百花齊開,又有仙樂飄飄,眾文武官隻道天降祥瑞與張浪。命中注定他有天子之像,馬上有文官趁機出來,言張浪一身功德,又道漢室已滅,現在時機已熟,應該加袍進身,自立吳中王。此話一出,眾多別有心思的文臣立馬開口讚同。
但張浪並沒有開口答應,因為他想的事情更多,更遠。
雖然張浪沒有答應,但這件事情已經落在眾文武官的心裏,而且開始蘊釀事態的發展。
隨後,另有心思的文官開始遊說張浪身邊的重臣,準備說動他們,勸張浪自立為王。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風流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