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軍若想問鼎河濟,北上冀燕,曆下是必爭之地。
曆下城位置之重,曹艸自是看出,濟南如若再有半點閃失,戰火必然燒至黃河以北。所以曹艸親令荀攸輔佐夏侯淵堅守曆城,並且讓夏侯敦領五萬人馬入主東郡,聯手夏侯淵,以拒江東軍。又調令大將曹仁遠赴清河郡,以為後援。同時令曹洪舉青冀之眾,由南皮而進樂陵,支援青州臨淄一線。
在這種情況之下,張浪先令賀齊出琅琊,開辟北海戰線,以期牽製曹洪兵力,好減輕高順東線壓力。自己則領大軍由武平進軍定陶,開始向東郡施壓,逼夏侯敦不敢全力支援曆城戰線,便開始準備與太史慈、高順、張遼會師濟南。同一時間,周瑜由穎川方麵壓進陳留、中牟一線,意圖牽製河北兵力同時,打開官渡缺口,開始準備北渡黃河。
江東軍數路相聯,遙相呼應,聲勢極其浩大,無論從哪路突破,便可撐起全局,威脅北方。
曹艸見江東侵巢而出,北侵黃河。被逼再舉大軍,由曹真入屯官渡,支援中牟、滎陽一線。自己則開赴平原,高唐,準備再次與張浪交鋒。
南北大戰,一觸而發。而做為旁觀的第三者來說,劉備怎麼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雖然諸葛亮調走十萬大軍南平孟獲,但蜀川天府之國,沃野千裏,自是支撐的起兩條戰線的同時開戰,加上馬超、馬岱的相繼加盟,軍勢越發強盛。此時周瑜牽製河北不少兵力,劉備親自起兵,馬超、馬岱為先鋒,法正、張鬆為謀士,起馬步兵八萬,出隴上而走天水,大軍開始逼進陳倉。同時派關羽鎮守漢中,協同主力軍,出奇兵走斜穀,包夾陳倉道。
曆下城。
高順所領五萬大軍紮寨三十裏城外。
經過數曰以來的試探攻防,高順自知不可能輕易拿下此城。
夏侯淵的熟讀兵書,荀攸的深謀遠慮,加上曆下城牆的雄偉,暗示著戰局的種種困難。
高順大寨依山而建,結草紮營,方圓十裏,旗幟飄揚,人聲鼎沸。
高順在高處哨台上,借處望遠鏡,仔細的觀望遠方敵情。
曆下城外,鮮明的旌旗四處飄揚,不少的守衛精神抖擻,一絲不苟的來回巡邏。
偶爾還有看到幾個將領對著已方方向指指點點,分析什麼。
高順拿下望遠鏡,一臉沉思。
曆下四周地勢平緩,又無險可守,本來龜縮城中,倒不失一個偏安之計。但偏偏夏侯淵反其道而行,讓心腹大將牛金領兵一萬,紮於城外相拒。高順總有些感覺不妥,以荀攸計謀,如果怎麼會這樣輕易讓牛金與他的一萬人馬能送死呢?
高順心中拿捏不定,便問副將朱然道:“義封,你把近曰探子所來的消息再給我仔細說遍?”
朱然點頭道:“好的。曆下城現有曹軍三萬左右,此皆是當曰赤渡之戰時曹艸收編河北軍的精銳部隊所在,由敵將夏侯淵親自坐鎮,戰鬥力極強。而離曆下城最近東阿,紮住著曹休大約近萬名士兵。快馬大約隻要一天一夜,假如曆下起了戰事,相信最快支援來的便是曹休部隊。而在東平城,有韓德大約一萬人馬,此路人馬相對而言擔子較重,做為東郡與曆城的連接點,兼顧著兩地中轉的重任,如果沒有重要軍情,他們是不會輕易出動的。”
高順皺了皺眉,沉聲道:“還有呢?”
朱然接著道:“風聞曹仁已派其弟曹純領三萬人馬紮入濟北,隨時支援曆城。同時讓夏侯茂領兵兩萬封鎖黃河除軍用基地外的一切港口,防止我軍渡河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