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堅強如何(2 / 2)

我的錢分別裝在兩個小紅包裏,卻不拿出來。

我對他們說:“一時找不到,找到了給你們。”

這倆個人見實在問我要不出來錢,才離去。

(夢是人的潛意識,是不是也能表現一個人一種態度,人是複紮體,我怎麼做了這樣一個夢?記在寫裏,主要是為了練筆,保持夢中語言的存在)

夢中,到了一個深山一家人家中,夢中內容,卻記不得一點。

聽遲子建老師講寫作

看了一個遲子建老師的視頻。

遲子建老師說,她讓自己保持一種純淨的靈魂,一種樸素的感情,一種平常心態去寫。

遲子建寫一個原始部落村子裏的人,那裏麵的人,生活條件並不多麼好,可是他們個個生活得很快樂,對自己有一種滿足之感,這是難得的。

那裏麵的人,對大自然是敬畏之心,和大自然能有感情呼應,比如響雷,以為是雷公有一天生氣了,才發出雷聲。

遲子建老師講的這個,又一次讓我明白了萬物皆有靈性的,隻有人的心純淨時,內心中有仁愛之心勃勃滋生起來時才能和大自然成為好朋友,才能理解大自然。

遲子建是讀了大量中外作家的作品的。

遲子建經過了大量練筆。

遲子建講,一個作家是熱愛生活融入生活,如果不是這樣,作家像是一位局外人,很難寫出真正的有生活氣息的作品的。

讀詞所感

剛才讀了新浪博客一位半齋詩客老師的一首詞,其中有兩句

應料天涯海角,相遇相知相得。

我覺得這把人生一種首理總結得恰到好處,真實可信,也好明白。

有一天晚上,我在一條山路上散步,向路東走了幾步,看見月亮升起來兩竹杆高了,這天晚上的月亮,是一輪大圓的月亮,圓得讓我聯想到世界上所有圓的物體,像我曾經見過的那胖小男孩子的圓圓的臉蛋一樣,這麼可愛的月亮,我滋生這樣一種感覺。

這輪圓月,也並不是如今的樣子,它是經過從豆芽般的月亮,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變到這樣,而且經過一輪大圓之後,這樣來理解人生,人的人生有缺有短有圓才是真正的美。

我在視頻裏見到了畢飛宇老師,如見到了真人一般。

畢老師講寫作,如同一個人坐在窗子下麵想心思,能想有的,也能想無的,無的就是虛構,說難聽的就是胡思亂想,說高低些就是心理活動。

畢飛宇老師講,人為什麼要找人聊聊,不是要見到那個人,而意在聽那個朋友說的話,聽到那個聲音,人一聽到那個聲音就有意思了,人也不寂寞了,人是喜歡麵有聲音的語言的。

激活語言,一是生活,一是讀書。

比如看見窗外一棵綠樹,一定要說:“那是一棵綠樹。”

聽到小鳥的叫聲,一定在心中說:“一隻小鳥在唱歌,它唱出自己滿意的歌聲。”下雨了,對自己說:“這會兒又下雨了,雨下得很大”,還要細說是怎麼一種大法。

畢老師講讀書能激活語言。語言不要說抽象,一定是具體描述性語言,能總結,也會分析具體細說。

我聽了畢老師講語言是怎麼一回事,試著照它去作,寫作不是無話,總是有話可說,與語言保持一致,好像有很多朋友對我說話。畢老師給我的這個語言之知,對於我收獲是很大的。。

相遇相知相得,比如讀《紅樓夢》,細細地讀每一段話,是一件什麼事情,是那幾個人聯係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真是清楚如當麵對你講寫作是怎麼一回事,讀,更比作家講寫法更好,是直接學習寫法。

我有時間時,把我讀《紅樓夢》所得再寫出來,讀出了很多我所感受到的,這同樣是在讀書方麵相遇相知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