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後的今,南蠻入侵夏州。一時間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於是九霄觀第二代觀主召集眾弟子,不求能使得下太平,但求能身體力行以救萬民於水火。
俗話不是凡人不成仙。仙是紅塵度,以己度世人。
第二代觀主姓李名山,號清居道人。時年已九十有六,然而仍是滿頭青絲、形容不老,是已仙術成矣。道家向來多養生駐顏之術,這位李觀主修持有度、仙術有成,不僅形容未衰,甚至龍行虎步比年輕人還精神。
話李觀主將眾弟子散下山去,留下兩個童子於山門內每日做灑掃之工、日日去念那功課,修持經書,告誡其二位童不可懈怠。童不舍,於門內問到:“師父此去何時歸來?”
“戰火平息,百姓安寧之日。”
童聞言,道一聲:恭送師尊,於是目送李觀主下山,各自閉門回去了。
李山離觀而去後,先隻是在夏州四處救濟百姓,以己身醫術治活了無數將死之人且無論國家疆域的立場。後又因戰火蔓延追至雲州、滇州等地,一路雲遊一路救治。由於其道家醫法甚是玄妙,藥到病除、妙手回春,漸漸的其名氣也越來越大,被遠近百姓稱作“李神仙”。旨在誇讚其醫術巧妙絕倫,生死人肉白骨之效。
這一日,李山正在滇州地界的棋盤山中一條山路上行走,卻見那前路不遠竟趴伏了一條身影。走近一看,原是一名樵夫。隻見他背後一條猙獰的傷疤斜斬而下,鮮紅的血肉已經崩翻開來,渾身都是鮮血,口鼻之間也隻是在微微的往外出氣了,眼看是要橫死於這山野。
這要是換個人來也最多隻能問問他的身後事了,但李觀主是何人?隻見他從懷中摸出一個陶土瓶,拔去那瓶口的塞子,頓時間濃鬱的藥香好似有型之質從瓶口飄逸而出。
李山講這瓶內的藥心沿那樵夫的傷口倒下,原來是一瓶不知何種成分的藥水。一時間二人所處之地清香彌漫,好似那神仙淨土一般!
那藥液碧綠得好似融化的翡翠,一接觸到樵夫的傷口竟是瞬間就被傷肉給吸收了!那趴在地上的樵夫口中哼哼,料是感覺到有些吃痛,不一會臉色竟是回了些血色。
而後李山又取出一塊尺許見方的絹綢帕,口中念到聲“起!”隻見那樵夫竟是緩緩地站起了身子!李山把手中絹帕一拋,那樵夫身上破爛的衣服嗞啦一聲碎成幾片,而後半空中那絹帕卻變成了一方雪白的紗布將樵夫的身上層層裹起。
待那紗布裹好,樵夫無神力相扶又是要倒下去,李山一皺眉,口中喚到:“醒來!”
那樵夫渾身打了個激靈,頓時睜開了眼睛。那眼中分明有驚恐之色。
李山見救活這漢子,便向他問到:“足下是何處人,怎遭此大難?帶傷橫臥於此?”
那漢子先是一陣出神,而後噔噔的倒退兩步,竟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了起來。
李山見此,歎了一口氣,從腰間取下一個葫蘆,遞給那樵夫,口中安慰到:“且慢慢來,上蒼有好生之德。你今遇險,然卻得相救,我料想必是有因果未了。”
那漢子接過葫蘆,咕嘟咕嘟的喝了幾大口水,隻覺滿口生香,身上傷痛竟一掃而光。竟是一時止住了疼痛,而後才抬起眼看到李山。
隻見李山此時雖風塵仆仆,但仍是仙蘊流轉,像是一個謫仙一般站在眼前。
漢子心中一喜,想到必是遇見了仙人,不定能就下全村的性命。
想到這,他立時拜下,口中喊到:“還請仙人救我全村老性命啊!”
李山眉頭一皺,心中想到:“莫不是山賊劫村了?”這一路來因戰亂四起、硝煙遍地,百姓流離失所比比皆是,更有活不下去的佃戶轉而去做了山賊。這些人往往出手不留情麵,為了活下去什麼都做得出來。李山已經見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