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元帥一、矮子巨人——拿破侖1(3 / 3)

拿破侖一拍桌子,大聲道:“馬上查清搶劫行動中的士兵名單,按軍法論,並且不論出身貴族還是百姓一律不準講情,一視同仁嚴懲不怠。對那位來訪中尉,給予嘉獎,並提升上尉,以示全軍。”

軍中此類事情,過去也發生過,但均沒有引起重視,沒有給過如此處置。當副官出門執行命令後,屬內的幾位將軍都不禁臉色大變,開始感到這位小個子軍官有點不平凡。

拿破侖轉身又走到奧熱羅麵前,脫下帽子,笑著對奧熱羅道;“將軍,看上去您是不是比我高出一頭?”拿破侖突然笑意一收,嚴厲地道:“如果在戰鬥中您也因此而感到我矮您一頭,我會砍掉您腦袋馬上消除這個差別廣

奧熱羅臉色大變,“葉隨”一聲坐在了椅子上,仰視著拿破侖,顫聲道:“波拿巴將軍,我們很尊重您,同時也絕對服從於您。”

經過拿破侖的一係列整頓軍風紀,軍隊立時變了樣,幾位將軍也暗自折服敬畏起這位說到做到的小將軍了。但拿破侖深知隻嚴而不寬也不能統帥部隊,所以,他在戰前深人部隊,視察演講,調動士兵的民族優越感,號召他們保衛共和國,打擊外國人侵者。

4月9日,遠征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天險,進人意大利。當時,奧、撒(撒了王國)聯軍雖有八萬之眾,但防守分散。拿破侖則相機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窮追猛打的戰略戰術,半月之內六戰六捷,首先迫使撒丁王國割地求和。然後,他又強渡波河,在洛迪大敗奧軍;5月15日占領了奧屬倫巴第的首府米蘭。7月,法軍開始包圍歐洲最堅固的要塞之一——曼圖亞。奧皇急忙調兵六萬馳援。可是在阿爾科拉和利沃裏兩次血戰中,拿破侖又接連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797年2月2日,奧軍統帥維爾姆澤率部投降,獻出曼圖亞要塞。至此,奧地利本土便暴露在法軍麵前。拿破侖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馬不停蹄,移師北上,直逼奧京維也納。4月,奧地利被迫同法國在累歐本簽訂停戰協議。

拿破侖在意大利戰役的大小六十五次戰鬥中獲得全勝,俘敵十五萬。這赫赫武功,使老將們為之折服;在洛迪、阿爾科拉兩次血戰中,他曾高舉軍旗,率先衝鋒,更是贏得士兵的好感,從此,老兵們在私下裏都親呢地稱他為“小班長”。

意大利戰役不僅使拿破侖在法國軍隊中真正樹起了個人威望,而且也使他第一次名震全歐。俄國著名統帥蘇沃洛夫驚呼:“這位幹將跑得太遠了,現在是讓他停下來的時候了!”但是,拿破侖的一位朋友早就預言:“他是不會停止前進的,他會一直走下去,要末登上皇帝寶座,要末登上斷頭台。”是的,在拿破侖攻占米蘭不久,他就對一位將軍赤裸裸地說道:“命運是個女人。她給我做的事越多,我對她的要求也越大。”在另一個不眠之夜,他在帳蓬前踱來踱去,反複地問自己;難道今後我要永遠為督政府去奪取勝利嗎?深思熟慮的結果是:不!但果子尚未成熟。

1797年12月,拿破侖在響徹雲霄的歡呼聲中凱旋巴黎,巴黎市政府特地把他住所所在的街道改名為“勝利街”。這時,隻有海上霸主英國還在同法國抗衡。為了痛擊這個強勁對手,督政府同意拿破侖的建議,決定發動遠征,攻占埃及,以控製地中海和紅海的咽喉,切斷英國與其重要殖民地印度之間的交通線,為最終奪取這顆英國“王冠上的寶石”準備條件。除了這一共同的戰略目標外,督政府和拿破侖還各自心懷鬼胎:督政府忌恨拿破侖聲譽日隆,想把他打發得越遠越好;拿破侖則想通過不斷追求“不朽的盛名”,以鞏固和加強自己的地位。顯然,遠征埃及純粹是出於擴張、爭霸和利己的需要。

4.轉戰埃及所向披靡

拿破侖乘“東方號”船駛向埃及這個神秘色彩的古國。自從拿破侖大敗奧地利後,英國更是輕視法國,積極地準備第二次反法同盟,想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扼殺在飄搖動蕩之中。

拿破侖在出發前,精心地重建了這支東方軍團。貝爾蒂埃自然是他的參謀長,其參謀班子則由他的弟弟路易、繼子歐仁、上校馬爾蒙、纓拉和朱諾及中校迪羅誌,上慰拉瓦萊特組成。

在登船的前夕,他向部隊發表了動人心弦的演說:“各位將士!我與他們同甘共苦地並肩作戰已經很久,以前戰鬥中各位勇敢善戰,都是最優秀的軍人。在意大利戰役後,我沒有忘記大家,給大家一定的富裕。這次遠征埃及,我希望各位繼續努力,如果成功,幫會給大家更高的獎賞!”

這支遠征隊最顯著的特征也許是它含有一支由一百六十七位科學、技術和文化專家所組成的考察團。他們是去調察研究埃及的自然資源和古代文物的。他們之中有博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地圖繪製人員、工程師、考古學家和藝術家。

1798年5月19日,這支大船隊從土倫啟航,它由三百餘艘運輸船組成,裝載了二萬五千名步兵、三千名騎兵、三千名炮兵和工兵。布律埃斯中(1753—1798)將指揮的十三艘大型戰艦和六艘快炮帆船負責護航。

拿破侖乘坐的是布律埃斯的旗艦“東方號”。航行途中,來自科西嘉、熱那亞和契維塔韋基亞等地的船隊也先後加人進來。

6月9日,拿破侖平安抵達馬耳他島。登陸部隊在該島分數處上岸,並立即圍攻瓦萊塔港。騎士團隻作了象征性的抵抗便於6月12日上午三時放棄了這座堅不可摧的要塞。

在其後的六天裏,拿破侖極為繁忙,他視該島為法國的一個屬國,重整那裏的政府和經濟。他留下了沃布瓦將軍的四千法軍鎮守馬爾他,並於6月19日繼續航行。6月30日拿破侖抵達埃及水域。

7月2日,拿破侖來到亞曆山大,迅速登陸,占領了亞曆山大。當納爾遜得知確切消息趕往亞曆山大時,拿破侖已經完成對亞曆山大的占領,並率軍向開羅挺進了。這樣,法軍鑽了英國艦隊的空子,踏上了非洲的土地。這樣的奇跡,幾乎超越了當年古羅馬統帥凱撒在埃及的壯舉。

但是,法軍在陸地上的勝利並未阻擋英國海軍在海上的勝利。8月1日,英國艦隊發現了法軍停泊在尼羅河口附近阿布基爾灣的法國艦隊。法艦司令布律埃斯不聽拿破侖的警告,把艦隊停靠在一片開闊的、沒有任何防禦設施的水域上,水手們大部分還在岸上休息。英艦隊司令納爾遜不愧為一個經驗老道的海上獵手。他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令英艦分兵兩路,一路在外圍包抄,另一路果斷地穿插到法艦與岸線之間的淺灘之上,實行兩麵夾擊。法艦隊倉皇應戰,但為時已晚。在一陣猛烈的炮火之中,法主力艦“東方”號爆炸,司令官布律埃斯陣亡。法艦群龍無首,失去指揮。英艦左衝右突,如人無人之境。戰鬥打至黃昏,法國龐大的艦隊除一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逃出重圍外,其餘全軍覆滅。納爾遜此一戰,不僅維護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而且一舉洗雪了前不久他東碰西撞,撲朔迷離地盲目追蹤法國艦隊的恥辱。從此名聲大噪。

但拿破侖此時已到達開羅,並且接連取勝。2月13日,法軍取得了與馬穆留克騎兵作戰的第一次勝利。拿破侖敏銳地看清了對手的長處與短處:單個作戰勇猛,但相互之間缺乏協同,狂暴野蠻,但不懂戰術技術。

法軍士氣大振,很快消滅了排成散兵線狀的馬穆留克騎兵。拿破侖乘勝追擊,這些凶猛悍勇的馬穆留克人徹底失敗。德賽將軍最後將他們在上埃及的殘部也肅清了。7月25日,法軍開進開羅,征服埃及的戰鬥取得勝利。

由於法自對埃及的征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法國宣戰。土耳其人的兩支大軍從敘利亞出發前來收複埃及。英國艦隊利用雅法和阿克兩座沿海港口充當自己的供應基地,對法軍實行海上封鎖,對拿破侖構成了重大的威脅。坐等挨打從來就不是拿破侖的性格,他決定主動出擊。他對自己在陸上的決勝有強烈的信心。戰勝的效果是明顯的:不僅可以乘勝擊敗土耳其軍隊,也可以奪取沿海城市,使英國艦隊失去補給,迫使其不能在埃及沿海活動。這不正是當年亞曆山大“沿海洋進軍”計劃的翻版嗎?但困難也是明擺著的:新占領的埃及地區需要駐守,他隻有1.2萬人可以調動t後勤供應係統還剛剛建立,尚殘缺不全。在這種情況下主動進攻,無異於冒險。但在拿破侖富於想像力和巨大的組織能力之下,變成了現實。

1799年2月,拿破侖留下德賽將軍留守埃及,自己親率1.2萬人向敘利亞進軍。戰事進展十分順利。

2月17日,當拿破侖到達阿裏什時,他發現雷尼埃師和克萊貝爾久攻不克,至今依舊在土耳其要塞麵前止步不前,不禁非常惱火。由於他過於樂觀,他在達米埃塔把所有的攻城都裝船海運,預定在阿克卸載供他使用。然而在預定的航線上卻為英國海軍所截獲。於是,他便集中所有的野戰對敵人要塞猛轟。2月20日,九百名土耳其和馬穆魯克守軍投降,法軍繼續前進。

3月17日,拿破侖在卡梅爾山設立了司令部。準備圍攻阿克要塞。但是部隊裏染上鼠疫的人越來越多,每周死於鼠疫者高達一百四十餘人,這樣導致圍攻積極性不高。

5月10日,拿破侖組織的最後一次進攻也被擊退而且傷亡慘重。拿破侖終於決定放棄圍城。

此外,拿破侖運征埃及還以其強烈的反差使我們得以見到了拿破侖的人品。一方麵是他那高遠的誌向,極端的自信,強大的吸引力,義無反顧的勇氣,無與倫比的軍事技巧。而另一方麵則是無比的殘忍,對人類生命和情感的極度漠視,天生的自私自利,馬基雅維利式的奸詐以及最後遁逃的卑鄙無恥。然而不久以後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一執政就是從這個莫明其妙的不協和的混合體中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