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代天文學家幾十年的苦苦尋覓,太陽係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終於被發現,從而使人類對太陽係的認識疆域再次擴大。
帕裏庫廷火山噴發
帕裏庫廷火山從1943年2月20日開始噴發、形成,到1952年休眠,整整活動了10年,是人們親眼看著形成的世界上最年輕的火山。
墨西哥是個多火山的國家,大致和北緯19°線相平行,橫貫一條東西長達800千米、南北寬100千米的火山帶。在這條火山帶上,由東向西呈鋸齒狀聳立著眾多超過3000米的火山。帕裏庫廷火山位於墨西哥米卻肯州,在西馬德雷山脈和墨西哥新火山帶的交叉點上。1943年2月,在連續幾天的地震之後,20日下午5點半鍾,帕裏庫廷村的地麵裂開一道縫,從裏麵冒出火舌和濃煙,以後又開始噴湧岩石碎塊和熔岩。帕裏庫廷火山長得很快,因為它一直在不停噴發。2小時以後,火山口周圍就形成了一個10米高的火山錐。24小時以後它長到了30米,1星期長到120米,1個月140米,3個月250米。9個月後它開始噴射瓦斯和火山灰,其高溫使周圍12千米的地麵都被烤焦,火山灰一直飄落到瓜達拉哈拉,甚至墨西哥城。到1952年3月4日,帕裏庫廷在不斷噴湧了9年後,終於停止了活動,最後高度達到457米,並被列入死火山名單。它總共噴出10億噸熔岩,冷卻的岩漿依地形的不同形成厚度在2米到35米之間的火山岩層。
帕裏庫廷火山這種持續而又從容不迫的活動方式,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認識火山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從它開始噴發的第二天,就有大批墨西哥學者、藝術家和記者趕到這裏安營紮寨,爭相目睹這罕見的地理奇觀。
玻恩發表波函數的統計詮釋
玻恩,德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矩陣力學的創始人之一,1882年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西裏亞省。1970年去世,享年88歲。
薛定諤建立的波動力學很快被物理學界所接受,但是人們對波函數所表達的意義卻無法正確理解,就連薛定諤自己也沒有找到波函數的正確解釋。出人意外的是,對波函數的意義做出正確解釋的竟是矩陣力學的創始人之一的玻恩教授!1926年,當玻恩得知戴維遜的電子衍射實驗後,他立刻意識到那就是德在羅意所預言的電子衍射的實驗證據。他在愛因斯坦關於波場與光量子關係的啟示下,通過光子與電子的類比,提出了著名的波函數的幾率詮釋。
玻恩在1926年6月25日發表的《散射過程中的量子力學》一文中,詳細表述了他對波函數意義的幾率詮釋。他首先分析了薛定諤對波函數的詮釋,並提出了認為不妥當的地方,隨後他提出了一個非決定論的解釋——|ψ2|是幾率密度。關於為何提出這種解釋,他在1954年諾貝爾授獎演講中指出:“愛因斯坦的觀念又一次引導了我,他曾經把光波的振幅解釋為光子出現的幾率密度,從而使粒子和波的二象性成為可理解的。把這一觀念推廣到波函數,|ψ2|必須是電子(或其他粒子)的幾率密度。”利用這種解釋,玻恩就明確了德布羅意波的意義——|ψ2|就是電子在t時刻出現於r地點的幾率密度。所以,德布羅意波是一種幾率波,並不表示任何媒質的真實振動,波函數在空間某點上的強度和粒子在該點出現的幾率成正比,這種出現的幾率以波的形式連續地傳播。
正是玻恩賦予波函數的這種統計意義,才使人們能更好地理解薛定諤方程、量子力學。也正是這一突出貢獻,使他獲得了195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莫瓦桑製成“死亡元素”氟
把液態氟化氫放在鉑製的U形管中,以鉑銥合金作電極,用氯仿作冷卻劑冷卻至-23℃時通電電解,不一會兒陽極冒出淡黃綠色氣體,這是法國化學家莫瓦桑於1886年6月26日正在製取氟氣。終於成功了!莫瓦桑欣喜若狂。為攻克這一難關,他耗費數年精力,探索了大量實驗方法,多次身中劇毒、九死一生,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精湛的實驗技術,終於製得了被稱為“死亡元素”的單質氟。
製備氟是化學家的夢想。早在1771年,舍勒將螢石溶於硫酸生成了與氯化氫性質相似的氟化氫,人們推想它是和氯同族元素的氯化物,於是把推想而來的元素叫做氟。從此化學家一直設想從氟化物中分離氟,第一個進行此工作的是戴維,他探索了電解途徑,但最終沒有成功。以後的許多化學家繼續在這條荊棘路上艱苦跋涉。因氟性質非常活潑,極易和其他物質(例如實驗器皿)發生反應,同時又難以從其化合物中離析,且含劇毒,所以沒人成功,化學家魯耶特等人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
當科學院聽說了莫瓦桑的實驗後很震驚,派出審查委員會予以鑒定。莫瓦桑作了精心準備迎接審查,但意外出現了,在做演示實驗時電解裝置失靈了,無絲毫氟氣冒出。審查組敗興而歸,莫瓦桑卻沒有灰心,仔細查找紕漏。結果發現,原實驗中的氟化氫中摻雜有少量可導電的氟化鉀,所以氟化氫被電解。而在演示實驗中,他特地提高了氟化氫的純度,去除了氟化鉀,也就無法對氟化氫進行電解。糾正錯誤後,演示實驗勝利完成,科學院宣布分離單質氟獲得成功。
莫瓦桑又進行了其他氟化合物的研究,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四氯甲烷導致了高效製冷劑氟裏昂的產生,六氟化硫成為了優秀的氣體絕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