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的探索6
發奮學習洗刷羞辱的斯維德伯格
斯維德伯格(1884—1971),瑞典物理學家。他發明了超速離心機,並用於高分散膠體物質的研究,因此獲得1926年諾貝爾化學獎。
斯維德伯格出生在瑞典的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耶夫勒。父親是這個港口城市造紙廠的經理,家裏祖孫幾代都在這裏開辦造紙廠。
少年時期的斯維德伯格無憂無慮,常常和哥哥們在碼頭上玩耍,好奇心使他們從一條船逛到另一條船上,根本沒有興趣坐在教室裏讀書。幾個哥哥的學習成績不太好,斯維德伯格的成績比他們還要差,幾乎門門都隻是勉強及格。父親的忙碌和家庭條件的優越使他們沒有任何學習壓力,他們隻考慮明天怎麼玩,從來不在意老師的要求。
斯維德伯格的年齡一天比一天大,可學習卻越來越差。學校校長是他家的親戚,跟父親的關係很好。校長苦口婆心的教誨已不起作用,他恨鐵不成鋼,有一天當著同學們的麵,校長指著斯維德伯格家的造紙廠,毫不留情地說:“等著看吧,20年後這個紙廠就要在你手裏倒閉!”斯維德伯格低垂著頭,又羞又惱,他再也不願見校長的麵。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斯維德伯格從此離開了家鄉,轉學到斯德哥爾摩去讀書了。
生來就有一股子強脾氣的斯維德伯格下定決心要發憤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洗刷羞恥。他考入了烏普薩拉大學,成績一直出類拔萃。他的興趣廣泛,酷愛繪畫和生物。學習的確使他換了一個人,他獲得了文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擔任了母校的化學講師。這時,他在膠體化學方麵的研究已很有成就,他對膠質微粒子的研究確定了布朗運動的實驗依據。
就這樣,少年時期校長的一席氣話,成了斯維德伯格激勵自己奮鬥一生的巨大動力。斯維德伯格崇敬老校長,更崇敬老校長的作風,對學生嚴格要求,常以自己的經曆激勵學生發憤讀書。在烏普薩拉大學任教三十多年的漫長歲月裏,他對學生的期望之殷切、管教之嚴格,在瑞典的各學校中非常有名。他成功地培養出了不少青年專家。
1923年,斯維德伯格受聘為美國威斯康星州大學的教授,專門研究膠體化學。他發明了超速離心機,對研究蛋白質化學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每分鍾旋轉8萬轉以上的超速離心機,可以得到比在地球表麵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幾十萬倍的力場。利用這種離心機,人們可以很容易測定蛋白質的分子量。
為光子學說提供了實驗依據威爾遜
威爾遜(1869—1959),英國物理學家。發現用蒸汽凝結的方法顯示帶電粒子的軌跡,192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爾遜生於蘇格蘭南部的錫格倫科斯附近。父親是一位農民,由於在牧羊業方麵進行的新實驗而在蘇格蘭享有名聲。威爾遜是弟兄八人中最小的一個。
威爾遜小時候頑皮好動,不斷地惹是生非,永遠沒有安靜的時刻。因此,父母很失望,認為他做什麼也沒有恒心,將來一定沒有出息。一位有學問的牧師了解到威爾遜的表現後,便勸他的父母不必過於著急:“那些特別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往往由於誌向未定而顯得出奇的頑皮。一旦有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他就不會這樣頑皮了。”牧師的話使威爾遜的父母決心給他提供求學深造的機會,讓他去試試自己的運氣。
威爾遜15歲進入曼徹斯特的歐文斯學院後,發覺自己對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下定決心專攻物理學。大學畢業後他獲得了劍橋大學的獎學金,成為物理係的研究生。
他的老師湯姆生曾向威爾遜提起過,說他需要一種特別的儀器,這種儀器要能夠顯示出各個電子經由空氣時所走路線的痕跡。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威爾遜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裏,他希望自己能把老師的這一設想變成現實。
為了設計出這種儀器,他經常爬到蘇格蘭最高峰那維斯峰頂上的天文台去觀察和研究雲霧現象,據此於1900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空氣中常有一些離子產生。這篇論文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此後,他更全力研究空氣的放電現象,計算空氣中所放電的電量。
經過長期的鍛煉,威爾遜煉就了一雙特別靈巧的手。他善於設計,並親自操作做各種實驗。據說,當時的劍橋大學,沒有一個人能做出比他更出色的實驗。威爾遜的所有這些積累和基礎都為他後來的發明創造了有利條件。
威爾遜一生的貢獻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發明了霧室。經過多年的悉心研究威爾遜終於從水蒸氣凝結在離子上的現象中,發現了一種跟蹤離子軌跡的方法即霧室,從而把老師的設想變成了現實。1911年他親自看到了帶電粒子的軌跡。美國康普頓發表了有關理論之後,威爾遜又進行了一係列的雲跡觀察,從實驗上證實了這個理論,從而為愛因斯坦的光子學說提供了實驗依據。1927年他和美國的康普頓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拯救了成千上萬生命的尼科爾
尼科爾(1866—1936),法國生理學家。因發現斑疹傷寒的病原體,並發現了它的傳播媒介,獲得192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尼科爾出生在法國的魯昂市。父親是當地一位著名醫生,兼任著魯昂市科學和藝術學院的博物學教授。母親也懂醫學,是一位有教養的女性。
尼科爾小時侯因受父親的影響,很喜歡自然科學。上中學後,法國大量的文學作品對他影響很大,他又喜愛上了文學,並打算將來搞文學創作。但是父親堅持要他選擇醫學,讓他進了魯昂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專攻細菌學和病理學,取得了很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