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曌又質問他:“你的孤何嚐不明白,可是這般種種太平盛世尚可,如今月氏可經不起半點折騰。話得難聽些,朝廷沒錢。”
“殿下,這正是微臣接下來要的。若要興,定要忙。若想富,先修路,若得才,必定養。先女皇在時一直興學,下學府直到現在未斷絕。可是南北並無全然互通,各地往來多有不便,若是此時大興土木修建,以錢糧征集貧苦之地,一則安民二則消患三則令皇親忙些。皇親需得民心必定會將事情辦好,否則陛下也可任用朝中嚴明的官員督促之,乃進兔宜之法。如此投入定會花費大量的錢糧,糧從何來,東秦,錢從何來,西京。待國民大成,則軍出,鐵從何來,南疆。若能以下奉我月氏,何愁我月氏不強。”
端曌歎氣道:“下奉我月氏,孤如何不想,隻是下列國難道是蠢貨不成?”
龍澈又道:“殿下容稟,龍家與西京來往甚密,大可助力一二。至於東秦,則需要鎮南王府統領的商路全力相助。攪亂下,月氏才能從中得利。微臣記得,殿下在秦為質十年,十年間廣交摯友,四海貴胄,無不拜服。”
端曌仿佛參透了一切般,冷笑道:“看來龍家從不涉朝政不過是假象,如此這些年孤之順利必定也有龍家一分功勞。隻是孤不明白,龍家襄助孤,將孤所做的查了個底朝,不,或者參與得這般透徹,又是為得什麼?”
龍澈此番並未應答,待諸人在端曌的示意下離去後才道:“龍家與南榮家本是同源,殿下與微臣更是同一先祖。聖主女皇密旨,要龍家子孫世代潛伏,以待能一統四海列國的君主。”
“殿下乃先女皇親定即位人選,身在大秦以一己之力攪動君主易朝,北越內亂。還朝後雖行事偶有不妥,卻也是真切為萬民考慮。龍家全族見殿下之手腕,非諸皇子公主可比。其次,下皆弱,強者才可吞並,這是數代帝王的心願,也是聖主女皇幾百年來的唯一心願。”
端曌並未覺得受了屈辱,隻感概道:“聖主女皇仙逝數百年,竟然還能操控這百年後的風雲變幻。身為女皇子孫,你我也不枉此生了。不錯,當年先女皇駕崩便留有遺旨,令孤強軍富國以圖下。隻是沒想到,先女皇留下的勢力裏,最強的一支竟然是龍家。”
龍澈複叩大禮:“龍氏第四十一代宗主,拜見殿下。”
端曌扶他起來,又道:“隻是孤不明白,卿為何是尋找駙馬而非直接尋孤?莫不是信不過孤,可若是信不過,這些年也不必全力相助。”
龍澈答道:“微臣三次進言,嫩道,王道,霸道三策。駙馬未能領會其中要義,隻被經濟之道打動。可見非長遠者,就算來日貴為宸君與殿下同治下,下皆尊其為君上,也不能威脅殿下半分。”
“此話何解?”
“殿下恕微臣不敬,取其上者得乎其中,一個饒成就如何能越得過格局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