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東陵卷 第60章 司琴的回憶 上(2 / 2)

雖然陳大娘沒有說原因,可是她在宛城時早就聽說過江府大少爺的性子古怪,陰晴不定。輕易不動怒,一旦生氣便是整個江府的下人都可能被連累進去,討不得好日子過。

他從來沒有親手殺過人,也不惱怒,一向在下人們做了錯事時平平淡淡的,就像是宛城的江水一般,清清涼涼的。

可是據說但凡是做了錯事的下人第二天都會離奇失蹤,屍骨無存。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有下人傳言每月十五的晚上在江府聽雲軒的院子外麵總能聽見過女子痛苦淒慘,聲嘶力竭的求救聲,那聲音驚懼恐慌,就像是看見了鬼一樣。

這個種原因,大家自然不得而知。

傳言固然是傳言,誰也不敢胡亂說話,招引了禍事,自己怎麼死的恐怕都不知道。不過一時之間也是人心惶惶,戰戰兢兢。大家對這位大少爺更是懼怕難當。

她對大少爺的事情早有耳聞,自然心有餘悸,不解的問陳大娘為何讓她去送,按理說不是應該有各個院子裏服侍的丫鬟來取嗎!

陳大娘卻是一臉惶恐惋惜的低聲對她說,江思遠那貼身的丫鬟不知怎麼前些日子神秘不見了,又是離奇失蹤,大少爺院子裏的丫鬟都趕巧有事,便讓她跑一趟。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她也不好推諉,畢竟她隻是一個粗使丫頭,哪有拒絕選擇的權利,雖然她心裏在聽到江思遠身旁丫鬟離奇失蹤的事情時確實害怕惶然,可是還是要硬著頭皮去送。

臨走時,陳大娘還不放心的仔細叮囑她讓她把衣服送過去,別亂看,別亂說,趕緊回去。

她也聽話的答應著,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很多事情不是你不願意看就看不到的,也不是你不願意聽就可以真的聽不到的。

她清楚地記得那是臘月十六的早上,因著是大冬天的,天還沒有沒有透亮,宛城雖然靠近宛江,可是到底是冬天,天亮的晚,而且也冷的緊。很多丫鬟下人都還沒有起來,她從來都習慣早起,又聽得陳大娘說大少爺急著穿讓她早上一早就把衣服送過去,千萬不能耽擱了。

所以卯時還未過她便端了衣服去了聽雲軒,天氣灰沉沉的,隱約還有些冰霜,不久前剛下了幾場雪,江思遠腿腳不好,江府上下都知道,所以雪一停下人們就趕緊把那些積雪給掃到道路兩旁,一路上倒也沒不難走,不過去聽雲軒必須要經過掬月亭。

掬月亭,顧名思義,掬月!

掬月亭是宛城最有名的賞月之地,就像是一提到哪裏的牡丹最嬌豔無雙,天下獨絕,大家肯定不約而同的想到京城。

與此類似,若是你大街上隨便抓住一人問他東陵最有名的賞月之地,那人定然會不假思索的說是宛城江府掬月亭,天下之最,無出其右。

東陵流傳著一句詩是這樣評價掬月亭的:京城囚國色,宛城掬月明。

掬月亭與聽雲軒不遠,因為江思遠性子喜靜,有喜歡去掬月亭裏喝茶賞景,素日裏大家若沒什麼事情很少會去那裏,而且其它主子的院子也不必從那裏經過,自然不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下人往槍口上撞,卻惹是生非了。

那日她途徑掬月亭,因為是早上,霧氣騰騰,冷霜隱現,湖麵上還結著冰,可是因為放晴了好幾天了,那冰層早就化了不少,不似原來那般厚實了。

她有意無意的往湖麵上淡淡的望了一眼,視線不經意之間就瞥到了那佇立在湖麵上的掬月亭,離得有些距離,隻見八角亭子立於天湖隻見,孤然之力,孤零零的,甚是讓人覺得冷寒孤寂。

再有名的亭子又能怎麼樣呢!到頭來,大家不需要它時不還是被人遺忘在這裏嗎!這大冷天的,誰還能想到那句宛城掬月明的亭子呢!

她心裏想著,一陣風呼嘯而來,緊了緊領子,她正欲離開。

就在這時,她看見了那亭子後麵忽然冒出來兩個人影,因為離得有些遠,看不見麵容,隻是隱約可以看見是兩個女子,可能是剛剛她們被柱子給遮住了,她竟然沒有看見她們。

這會兒隻見二人正在還互相推搡著說著什麼,而且看情況好似在爭吵一般。局勢還有越發嚴重的感覺。

少看少聽少說話。她在心裏自言自語的告訴自己,旋即扭頭就準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