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章 太師也上廁所的嗎?(2 / 3)

他們十分清楚如此優質高產的麥意味著什麼。

一畝麥田養活三個勞力?若真如她所,富餘出來的糧食將永遠吃不完,滿盈的再不隻是世家的糧倉,下的饑荒都會被一掃而光,漢家百姓靠吃飯的苦逼曆史將會迎來終結。

“各位,太師便是如此神奇。”傅君婥遙舉雙手,拜了一拜,又從懷中拿出一本卷冊,解釋道:

“據太師所著《農經》中載:欲開荒田,首要增肥。增肥之策,可先取草木於地麵灼燒,待燃盡後使其與土壤充分融合,再施以糞肥埋於地下,短時便可變廢為寶,化荒地為沃土。”

她頓了頓,又道:“當然了,具體操作比這要複雜得多,其中牽涉到化肥的使用,溫度濕度的控製,發酵時間等等,不過雖然工序複雜,但太師《農經》已詳述所有過程,每個人都能學會!”

看著眾人不明覺厲的樣子,傅君婥心中不由的有些得意。當初自己剛來時,也是被這套專業詞彙給糊了一臉,如今終於可以在人前裝逼了。

這感覺不錯。

接下來,每個人手中都有了一本《農經》,就在大家沉浸於9世紀先進農業技術帶來的震撼時,還是那個老農,突然想到了什麼,大聲道:

“我太師為何定要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原來除了提供豚肉之外,還有開墾荒地這一目的!”

古代因為沒有化肥,土壤肥力嚴重不足。

故而農夫們一般都采用三輪耕種製度,將一片耕地分為三部分,輪流用於春播、秋播和休耕,以避免連續耕種耗盡土壤肥力。

輪耕製度,乃是一種大大降低農業生產力,浪費土地的製度。

而大規模養豬產生的糞肥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傅君婥身旁的石敏,眼中已經是驚駭一片。在他一震之間,傅君婥又適時道:

“太師已經下令,你們中每一戶都會從這裏分到十畝田地,同時會有人指導你們開荒和耕種之法。更重要的是,地裏所有的收獲都歸你們所有,隻需依例納稅即可!”

此話一出,現場隻剩下一片吸氣聲,此刻忽然不知誰喊了一句,“此話當真?”

“當然,”傅君婥一字一句道:“太師的話,便是金科玉律!”

“太師仁慈,”有人不禁低呼出聲,隨後聲音洪亮高亢起來,“太師萬歲!”

“太師萬歲!”

前排一位農戶隨著呼喊聲跪了下去,接著是第二人、第三人……

直至跪下去黑壓壓一片,呼聲此起彼伏,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幾乎要控製不住局勢之後,傅君婥才又道:

“太師之英明,遠不止如此,大家再隨我來。”

很快,大家又到了另外一片區域。

“這如此臭氣熏,怎麼回事?”

“快看,那裏有一群人在掩埋汙穢之物!”

“莫非這裏也是準備開墾的地段?隻是,那用磚石壘砌出來的物什是?”

老農一臉懵逼地四處張望,忽然驚呼一聲,叫道:“姑娘,那是什麼?那團火焰,好生奇怪!無油無柴,竟憑空燃燒,而且燃燒呈藍紫色,有點像墳頭上的鬼火啊!”

“鬼火?愚昧!”

傅君婥半仰著頭道:“這就是太師的第二項神奇手段——沼氣!”

“沼氣?”

“不錯,正是沼氣。不知大家有沒有觀察過,我們經常在沼澤地、汙水溝或糞池裏,看到有氣泡冒出來,如果打開火石,便可把這些氣體點燃,這就是然而生的沼氣。

太師也是在某一次如廁時,偶然發現此事,經過係統的論證研究,終於從格物的角度重現了這種現象!”

“原來如此,太師果然厲害,連如廁之時都不忘為百姓謀福祉,老夫我服了。”

“太師自然是神人也。”

“那個太師也需要如廁的嗎?”

“”

見大家討論的問題果然在自己的無意引導下越來越歪,傅君婥心中一樂,嘴上卻連忙打斷道:

“大家請翻到《農經》第一百八十六頁,第三十四行有一句話:以格物來看,沼氣,乃有機物質在隔絕空氣的還原條件下,通過合理的溫度控製,經過一係列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燒的氣體。文後還有詳細的圖注,知道大家如何修建沼氣池。”

“謔,原來如此。太師這圖注畫得著實細致,讓人一目了然。隻是”那老農皺著眉頭,道:“這沼氣池又有什麼好處呢?隻是幫我們省了點燈的煤油?”

傅君婥輕笑一聲,解釋道:“這個問題,請翻過此頁,後文也有明。沼氣,首先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一般三口之家,隻需修建一個一丈開來的沼氣池,就能解決日常生活中所有照明、做飯等燃料問題,注意,不用花費分文。

其次,糞便入沼氣池發酵後,既可生產沼氣,又可漚製出大量優質有機肥料,將這些肥料投入墾荒之中,便得到了大家方才所見的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