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製度、文字、技術,大漢的一切都是倭國所需要學習的!”
“這”盧植看向馬強,想知道他的意見。
馬強本就想逐漸吞噬倭國,因此對倭國派人到大漢學習並不反對,隻是這種學習必須要在大漢的控製之下。
“陛下,倭人雖非我華夏苗裔,但心向華夏,當嘉獎之。
既然倭國有此心,可每年允許倭國派遣留學生到我大漢學習,學習我大漢禮儀文化,回去也好教化萬民。
另外據微臣所知,倭國並無文字,語言也不統一,陛下可下詔允許倭人以漢字為官方用字,以漢語為官方用語,以示恩德!”
難升米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慌。
用漢字沒什麼,倭國本來就沒有文字,不用漢字你要他自己造出一種文字他也做不到。
但以漢語為官方用語是個什麼情況?
難道以後倭人還不能倭語了?
這個大將軍到底想對倭國做什麼?
馬強仿佛看出了難升米心中所想,笑著對難升米道“當然,倭國想來短時間內也做不到全漢語,這件事可以慢慢來,我大漢可以派遣先生到倭國去任教,想來倭國是歡迎我們大漢的好意吧?”
難升米很想不用了,但卻不敢,他很怕一旦不用,那麼什麼先生是不去了,但大兵恐怕就要到了。
劉協等人對馬強要派什麼先生去倭國很不理解,倭國那麼偏遠的地方,你派人去不是等於把人給發配邊疆了嗎?
不,這比發配邊疆還慘,邊疆好歹走的回來,去倭國就是想回來也回不來了。
但倭國使者在,劉協等人也不好多問,隻是看著馬強表演。
最後劉協宣布冊封卑彌呼為親漢倭王,賜予金印,而對來使的難升米、神武等人也冊封為中郎將、校尉等官職,賜予銀印,予以褒獎。
另外又回賜寶刀、銅鏡、玻璃鏡、瓷器、書籍、絲綢等國禮,雖然在馬強的要求下數量很少,但從價值上看,也已經是難升米帶來的國禮的百倍了。
不過想想對馬島乃至倭國其他的金銀礦,馬強也就不計較了。
等難升米退下,馬強給溫恕使了個眼色,溫恕立刻出列道“陛下,張喜謀反一案自楊彪在獄中悔過後,又有多人上悔過書,希望能得寬恕,還請陛下定奪。”
劉協很想那就全放了吧,但又知道了也是白,便看向馬強問道“大將軍以為如何?”
馬強道“陛下,那些悔過書微臣也看了一些,的確有悔過之意,但法不容情,如果連謀反都可以寬恕,恐怕日後下再無安寧了。”
盧植看了一眼溫恕,他可不信溫恕是自己想這事的,但馬強到底葫蘆裏賣著什麼藥?
想到張溫這些故友,盧植最後還是忍不住出列道“大將軍之言雖然有理,可這些人的祖上都有功於大漢,是否可以酌情寬恕其一二後人呢?”
馬強搖頭道“前人有功,早已用官爵回贈,如何還能拿到現在?
不過如果這些人有立功的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