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動亂的消息在馬強的壓製下並沒有在河北傳開,此時的河北上下都在忙兩件事。
一件是改製變法,經過一個月的各種討論修改,新製的各種規章製度基本已經成文,就等馬強和盧植這兩位輔政大臣聯名報給劉協用璽,便可昭告下。
另外一件,則是倭國來使。
隨著電台廣播和報紙的介紹,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倭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其實這不是大漢曆史上第一次倭國來使,早在光武帝時的建武中元二年和漢安帝時的永初元年,倭國就有兩次來使朝貢,那顆漢委奴國王金印就是光武帝時賜予倭國的。
但此次和前麵兩次不同,此次倭國不但來朝求冊封,更是割讓了對馬島、馬關兩地,而且還簽訂了一份條約,允許大漢在倭國駐軍,更重要的是,倭國的百人人口對已經開始渴求市場的河北來,實在是一處未開發的處女地。
畢竟河北的鹽鐵紙等各種初級工業品的產量每年都在飛躍式增長,遠遠超過了民間消費力的增長,多虧了大將軍府主導的各種國家級工程不斷上馬,吞噬者這些產品,否則很多新開的工坊都要麵臨虧損乃至倒閉。
而且河北的世家、商賈還從廣播報紙中得知倭國有很多的金銀礦,這更是激發了他們的熱情。
不別的,就平原交易所中,造船廠的股價又是連續好幾個漲停板,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士族商賈來到青島,打探海船購買和水手雇傭的細節。
在河北不斷的清田和打壓下,原來的各大世家發現從土地收刮財富是越來越難,都在尋找新的出路。
當然,這種事情都是那些世家旁支或者家臣在思考和做的,那些士子可依舊是一副不言阿堵物的清高做派。
在薊縣的難升米等人在蔣欽等人的封鎖下還不知道這些,他們此事低著頭恭恭敬敬的來到皇宮大殿,準備接受劉協的接見和冊封。
大殿之上,盧植正在上報倭國的貢品。
“倭國使者特獻大漢子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
這禮單聽得劉協都皺眉了起來。
這都什麼玩意
生口也就是活人,而班布則是倭國的土布,不用想都知道那品質在大漢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金沙半鬥,以上貢品皆在殿外,陛下可要閱覽?”
劉協看了一眼馬強,他很懷疑倭國是不是都把好東西進貢給大將軍府了,否則怎麼會給自己這個子這些垃圾。
除了最後麵的金沙外,前麵的都是什麼東西,別進貢子了,就是地方士族給縣官送禮,也有些拿不出手吧?
用報紙上話本裏的話,你就拿這個考驗本官?哪個官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罷了,倭國來使,所為何事啊?”
難升米上前一步道“倭國近年內亂不休,皆因國中無主,望子憐憫,冊封我主為倭國國王,並允許倭國派遣學子入漢學習。”
冊封之事,劉協之前就知道了,但卻沒聽過什麼倭國要派人到大漢學習的事情,他看向盧植,盧植微微皺眉,然後道“不知倭使想學習我大漢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