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六章 爵位(2 / 2)

可別覺得從四品低了,國政院的副部長也就是這個品級!

可以,隻要是封侯,就是站在大漢最頂端的那一撮人了!

被馬強這樣一搞,公侯總共就有八個級別,已經很夠用了,他自己短時間內都隻準備當個開國郡公。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漢代,異姓稱公的馬強隻記得一個人——王莽!

後來倒是還有一個曹操。

總而言之,在漢代,你稱公就和你我準備造反沒什麼區別,縣公已經算是對下人是否能接受的一種很大試探了。

而且這些人都是有食邑的,雖馬強特地挖了一個農業稅的坑給這些公侯,但也是錢不是

再往下,就是對一些不能封侯但對大漢也有卓越貢獻的人的爵位了。

在曆史上,侯爵之下有的朝代是有伯子男這樣的爵位,有的朝代是有鎮國將軍之類的爵位。

馬強覺得將軍乃武職,當做爵位封賞不好,因此決定拿秦二十爵的一部分使用起來。

“侯爵之下,乃官民共用爵位,亦可稱下等爵。

無論官民,凡有功於國,皆可上報於輔政大將軍府,待大將軍府核準後報於子賜爵。

下等爵分為十等,分別是公士、造士、良士、元士、士長、大夫、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勳爵。

簡單的,也就是前麵五等是士爵,後麵五等是大夫爵,其中勳爵為下等爵最貴者。

這十個爵位的待遇也視同從正五品到從九品這十個等級。

當然,為了防止爵位泛濫,變成和此時一樣的不被人所重,成為一種真正的榮譽,馬強還需要對每個爵位的升遷設置條件。

如最低級的公士爵位,可以憑借此爵位減去四分之一的勞役,而要獲取這個爵位如是軍士則要斬首兩級或立三等功一次,如是商賈,則需一年納稅超過萬錢,如是工匠,則需是考取一級技師,如是農夫則需要耕種田地平均畝產連續兩年為本裏前三。

到了元士,就不僅僅可以免除全部的勞役,還可以享受農業稅等部分稅種的優惠,但要獲得這樣的爵位,軍士得斬首十五或立二等功一次,商賈得連續兩年納稅超過十萬錢,工匠則得是四級工匠以上了,農夫則耕種田地平均畝產得連續兩年為全縣前三。

而最高的勳爵,軍士得斬首累計超過百顆或者立一等功兩次,商賈得連續十年平均納稅超過五百萬錢,工匠不僅僅得是最高的八級技師,還得有技術上的重大創新三次以上,農夫則要麼是連續五年以上全郡平均畝產第一,要麼找到了提高糧食畝產的辦法,而且這個提高是按比例提高,最少得百分之三以上。

總而言之,這些爵位的社會作用一方麵是為了激勵百姓,一方麵也是為了讓人們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你要一個一年可以納稅萬錢的商賈每年花時間服勞役去修城牆什麼的,的確是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