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天率領整個隊伍紛紛從工事內走出的時候,遠處觀望到這種情況的敵兵就開始逐漸向兩裏半大概一千二三百米左右的位置上雲集起來,並接連不斷的展開攢射,猛烈的彈丸如雨一般讓不少隊伍內的孩子們爬在了地上似乎不敢在站起來,隻有少數人才敢於利用帶著特殊支架的後膛火槍展開還擊。
幾乎與此同時,楊天也下令炮火展開掩護性開火,四成左右裝藥的榴霰彈的炮彈打到兩裏以外距離上的時候,已經開始稍稍顯現出了一些弧度,讓很多分散開來臥倒的對手也同樣難逃彈雨的覆蓋。十六門野炮在三分鍾內的十二輪左右的開火殺傷近兩千遠處的敵兵知乎,那聚集起來的萬餘新生會狙擊武裝也不得不開始漸漸的隨著火炮的移動向後退卻。
減裝藥的情況下,射速還維持在標準高峰射速六七成左右的情況下,火炮身管也並沒有發燙的感覺,炮兵隊集中起來分成四組交替開火前進的情況下很快就讓逼近了新生會主攻保定府城的方向。
也就在這個時候,似乎早就有所準備的新生會預備隊投入到了戰場之上,首先迅速攻占了楊天遺棄的的工事陣地,隨後騎兵很快把楊天所率領的隊伍與北麵的保定府府城分割開來,三萬多名精兵組成的包圍網似乎已經漸漸的開始形成。
同上一次交鋒相比,很顯然這些對手吸取了教訓。把火炮擺在了六裏左右距離上展開支援性開火,而步兵則退到三裏左右的距離上分散開來,在擁有後膛槍的情況下臥倒涉及。
擁有絕對兵力和態勢優勢的情況下,負責指揮新生會武裝的敵將似乎也很實事求是的采用了正常交鋒的時候不太有可能采用的戰法。三裏外射來的黑火藥線膛槍彈不僅準頭很差,而且從威力上來說都不一定能夠對沒有防護的暴露步兵入肉見血了,很可能如同非致命橡皮子彈一樣能把人打出個大腫包,運氣很好才會給肋骨或身上一些要害的穴位造成嚴重危害而已。可即便是這樣,隻要兵力火力優勢足夠大也能在不靠譜的交戰距離上迅速壓製對手的戰鬥力。
兩萬支線膛槍展開的猛烈彈雨,很快就讓孩子們被壓製的難以動彈了。如果不是臨近保定府城的時候補充了一些駐守在城內的密衛們擁有的高質量的火藥管可以用於迅速的在並不堅硬的土地上開辟僅能讓孩子們容身的簡單掩體,恐怕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有大比例的長青營幼營官兵在這雖不精確,但卻十分猛烈而密集的彈雨之下喪失戰鬥力。當然從上一次相比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一次在隊伍本身的防禦陣型也稍稍分散一些的情況下,對手的大部分槍械火力哪怕用榴霰彈也很難有效的展開交叉火力了。
對方猛烈的槍炮開火之中,楊天仍然沒有暴露出全部家底的打算,仍然是用曾經暴露出來的那些火炮展開還擊。這一次楊天忽然發現,有過炮戰中被壓製的教訓之後,對方的火炮不僅部署距離遠,而且似乎並不吝嗇防禦準備。專門的盾車讓榴散彈反炮兵作戰的計劃也落空了,壓製的重點隻能選擇在兩三裏外的敵步兵集群上。
而且:在觀察到至少進入掩體之後的孩子們傷亡密度有所下降之後,楊天也沒有讓各隊炮手開始以全速開火。
很顯然:因為兵力火力上仍然相對對手存在的短板,兩三裏左右的距離還是有些太遠了。對方至少要逼近到七八百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在可能的潰敗中依舊會遭遇有效率的攻擊,才有可能給對手真正殲滅性的重創。因為有可能暴露出一些東西,楊天並不希望這一仗變成所謂的擊潰戰,因此忍受一些致命率並不算太高的傷亡損失也無妨。。
就這樣,當各炮炮位似乎在接連不斷的猛烈打擊下射速有所放慢,似乎彈藥開始告急的同時因為人手減員影響了開火,四麵八方圍困隊伍的敵兵才在炮火的掩護下展開匍匐前進,企圖至少把包圍圈放到距離隊伍七百米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上打出的線膛槍彈丸對於一些沒有防護的時兵來說已經能夠入肉見血,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殺傷了。同時也能夠在連綿十幾裏的包圍圈上形成更嚴密的包圍網防止夜間突圍的可能。
明顯越來越準確而猛烈的火力也開始逐漸讓長青營幼營的孩子們很難冒頭開火了。